孤拼音:gū,孤組詞:百年孤獨、趙氏孤兒、孤兒、孤獨、苦心孤詣、孤兒院、孤島、孤單、孤雌寡鶴、孤芳自賞、鰥寡孤獨、獨孤、孤僻、壹意孤行、孤陋寡聞、孤註壹擲、孤山、孤雁、孤傲、孤獨者、孤家寡人、閑雲孤鶴、孤軍奮戰、孤寂、孤墳、孤苦伶仃、孤星。
詳細解釋:
名
1、形聲。從子,從瓜,瓜亦聲。“瓜”指“滾瓜”。“子”與“瓜”聯合起來表示“像滾瓜那樣沒有著落地的孩子”。本義:像沒有根的瓜(即“滾瓜”)般的孩子、沒有父親的孩子。
2、幼年喪父,即孤兒。
孤,無父也。——東漢·許慎《說文》
如孤子。——《禮記·深衣》。註:“三十以下無父稱孤。”
司民協孤終。——《國語·周語》
少伶俜而偏孤兮。——潘嶽《寡婦賦》
老而無子曰獨,幼兒無父曰孤。——《孟子·梁惠王下》
救災患,宥孤寡。——《左傳·昭公十四年》
備答曰:“劉荊州臨亡,_我以遺孤,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見劉荊州乎?”——孔衍《漢魏春秋》
3、特指為國事而犧牲者的後代。如:遺孤
4、古代王侯的自稱。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註:“人君謙稱。”
意為少德之人“凡人有此壹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莊子·盜跖》
“候、王自謂孤、寡、不谷”《老子》下
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谷。——《戰國策·齊策》
諸人持議,甚失孤望。——《資治通鑒》
形
1、單獨;孤獨。
孤,獨也。——《廣雅·釋詁三》
君名孤寡。——《呂氏春秋·君守》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宋·蘇洵《六國論》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王維《使至塞上》
以區區百人,投身大敵,與之撲鬥,何異以孤羊投群狼?——《清稗類鈔·戰事類》
2、孤高。
孤懷吐明月,眾毀鑠黃金。——唐·孟郊《連州吟》
3、獨特。
清詞孤韻有歌響,擊觸鐘磬鳴環珂。——唐·李商隱《安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