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

責任心的強弱通過行為來體現。從為家庭燒壹頓飯,洗壹次衣服,到報名義務獻血,應征入伍,都是責任心的體現。不過這是兩種不同層次的責任心的體現罷了材料。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責任心的小 故事 ,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篇壹:征服的人生

壹名劫犯在搶劫洛杉磯銀行時被警察包圍,無路可退。情急之下,劫犯順手從人群中拉過壹人當人質。他用槍頂著人質的頭部,威脅警察不要走近,並且喝令人質要聽從他的命令。

警察四面包圍,但不敢上前。劫犯挾持人質向外突圍。突然,人質大聲呻吟起來。劫犯喝令人質住口,但人質的呻吟聲越來越大,最後竟然成了痛苦的吶喊。

劫犯慌亂之中才註意到人質原來是壹個孕婦。她痛苦的聲音和表情證明她在極度驚嚇之下馬上要生產。鮮血已經染紅了孕婦的衣服,情況十分危急。

壹邊是漫長無期的牢獄之災,壹邊是壹條即將出生的生命。劫犯猶豫了,選擇壹個便意味著放棄另壹個,而每壹個選擇都是無比艱難的。四周的人群,包括警察在內都註視著劫犯的壹舉壹動,因為劫犯目前的選擇是壹場良心、道德與金錢、罪惡的較量。

終於,劫犯緩緩舉起了槍他將槍扔在了地上,隨即舉起了雙手。警察壹擁而上,圍觀者竟然響起了掌聲。

孕婦已不能自持,眾人要送她去醫院。已戴上手銬的劫犯忽然說:“請等壹等,好嗎?我是醫生!”警察遲疑了壹下,劫犯繼續說,“孕婦已無法堅持到醫院,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請相信我!”警察終於打開了劫犯的手銬。

壹聲洪亮的啼哭聲驚動了所有聽到它的人。人們歡聲高呼,相互擁抱。劫犯雙手沾滿鮮血是壹個嶄新生命的鮮血,而不是罪惡的鮮血。他的臉上掛著職業的滿足和微笑。人們向他致意,忘了他是壹個劫犯。

當警察將手銬戴在他手上時,他說:“謝謝妳們讓我盡了壹個醫生的職責。這個小生命是我從醫以來第壹個在我槍口下出生的嬰兒,他的勇敢征服了我。我現在感覺自己不是劫犯,而是壹個救死扶傷的醫生。”

罪惡會被壹個幼小的生命征服,不是因為他強大和偉大,而是僅僅在於他是壹個需要生存權利的生命而已。生命的征服,就是如此簡單。

這是壹個絕對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美國的洛杉磯市。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篇二:把自己放在最後

林巧稚出生於廈門鼓浪嶼壹個____家庭。父親林良英從事教學和翻譯工作。林巧稚5歲時,母親不幸病故。懂事後,她從大姐和嫂子的口中得知母親是因子宮大出血而亡,所以便萌生了長大後當醫生的想法。

1927年7月,林巧稚以優異的成績從廈門女子師範學校 畢業 。父親問她:“畢業後打算做些什麽?”林巧稚說:“我要考協和醫科大學。”“協和醫科大學?”父親怔住了。當時,協和醫科大學是醫學界名望最高的學府,8年才能畢業,每年的費用是450個銀元。要負擔這麽昂貴的學費,對林巧稚的家庭來說是難以想象的。繼母在壹旁大聲嚷起來:“妳已經20歲出頭了,再上8年學,還嫁給誰呀?”“那我就不嫁,壹輩子也不嫁!”林巧稚堅決地說。沒想到,壹句鬥氣的話以後竟然成真。

同年8月,林巧稚到上海參加考試。考試中途,壹個女友突然暈倒了,林巧稚毅然放下未完成的試卷去照顧女友,因而沒完成考試。回家後,她難過地說:“我可能考不上了。”父親告訴她:“在人生的考場上,妳很優秀,因為妳懂得關心人,懂得愛人。不論當醫生還是從事其他行業,妳都具備了條件。”父親的話給了林巧稚很大的安慰。壹個月後,林巧稚意外地收到了協和醫科大學的錄取 通知書 。原來,主考官被她的犧牲精神以及卷面上所展現的才華所感動,破格錄取了她。

畢業後,林巧稚留在了協和醫院,成為協和第壹位畢業留院的中國醫生。

壹個聖誕前夜,醫院的外國大夫都去狂歡了。壹位年輕的中國婦女突然大出血,命懸壹線。當時,林巧稚還是壹名助理醫生,無權做手術,更無手術 經驗 。她壹個個地打電話求助,得到的卻是壹聲聲抱歉。情急之下,她又像在多年前上海的考場上壹樣,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拋在壹邊,毅然走向了手術臺。由於協和紀律嚴明,如果手術失敗,擅自做主的林巧稚將就此終止做醫生的生涯。但人命關天,她沒有遲疑,毅然做了手術,把同胞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自此,林巧稚的名號在醫院無人不知。

除了鉆研醫術外,林巧稚還提倡計劃生育,醞釀籌建我國第壹個婦產科醫學的研究機構。她搜集了協和醫院裏婦科疾病的各種歷史資料,對畸形胎兒的有關資料苦心鉆研,攻克了許多婦科疑難病癥。她曾摘除過農村老大娘腹內幾十斤重的大血瘤,找到了治療絨毛膜上皮癌的 方法 ,攻克了新生兒溶血癥無法解決的世界性課題。她的許多科研成果填補了世界醫學的空白。

病人第壹,把自己的榮辱放在最後,林巧稚壹生都沒有改變這顆赤子之心。即使後來成為中國首屈壹指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仍舊壹如既往,也因此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發自心底的尊重。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篇三:像大人壹樣談談

從這天開始,我們這個三口之家,有什麽問題需要溝通和解決,我們壹定像大人壹樣,面對面地坐下來談談。

兒子又發怒了,像以前無數次發生的情景壹樣,表演三部曲:先是瞪眼睛,接著大喊大叫,繼而又哭又鬧。妻子憤怒、傷心、無奈地看著兒子。

我把兒子拉到他的房間。我坐下,示意兒子也坐下,他卻站著,臉倔強地扭向壹邊。

“我們可以談談嗎?”我問。

壹陣沈默。兒子昂著頭,半晌,抽抽搭搭地冒出壹句:“跟妳們大人沒沒什麽好談的。”

兒子剛讀初中,應該還沒到青春期,怎麽就這麽桀驁不馴呢?從五六年級開始,兒子似乎就不大願意和我們談心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今天的事起因很小,就為是先看電視還是先做作業,兒子與他媽媽發生了爭執。壹點小事,演變成了壹場火藥味很濃的戰爭,我必須解開這個疙瘩。

兒子不接我的茬,談話無從下手。

從側面看,兒子的嘴唇上有了壹層淡淡的絨毛,那是青春即將破繭而出的標誌吧。他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是的,他正在成長,這也許是個突破口。

“那麽,我們可以像兩個大人壹樣談談嗎?”我用商量的口氣問。

“像大人壹樣?”兒子扭回頭,看著我,“怎麽像大人壹樣談談?”

我笑笑,拍拍床沿,說:“妳先坐下,這樣我們才像兩個大人談話的樣子。”

兒子猶豫了壹下,坐在我的對面。

我看著兒子說:“兩個大人之間的談話,首先是平等的。”

“但是,妳們對我壹點也不平等。”我剛開個頭,沒想到兒子的話就像機關槍壹樣掃了過來,“特別是媽媽,什麽都喜歡管,壹點都不民主,非常霸道”

我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兒子憤怒地“控訴”,連幼兒園時的事情都翻出來了。說著說著,他竟然抽泣起來。我拍拍兒子的肩膀。真沒想到,兒子的心裏,會對我們做父母的淤積了這麽多的不滿和憤懣。兒子說完了,眼淚壹把鼻涕壹把的。

我遞給他壹張餐巾紙,說:“既然我們是像大人壹樣交談,就應該心平氣和,今後,不管遇到什麽事情,都不要再像孩子壹樣,動不動就哭鼻子耍脾氣了,好嗎?”

兒子響亮地抽搭了壹聲,忽然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說:“妳剛才說的這些事情,我會和妳媽媽認真反省壹下,再和妳平等地交流。可以嗎?”

兒子點點頭。他的情緒,正在慢慢平息。

我告訴兒子,兩個大人之間的談話,除了平等,心平氣和,還應該是客觀的。我拿今天的事情為例。我問他:“作為壹個學生,放學回家了,是不是應該先做好作業,再看電視?就像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就應該先燒飯做家務,壹切都忙完了,才能坐在電視機前。”

兒子想了想,低下了頭,說:“我知道錯了。我只是不喜歡媽媽動不動就指責我。”

我摸摸兒子的頭,說:“媽媽性子是急了點,但妳應該知道,她有多愛妳。”

妻子喊我們吃晚飯了。我和兒子站了起來,他都快有我高了。我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兩個大人之間的談話,還有最重要的壹點,就是要解決問題。妳知道怎麽做了嗎?”

兒子伸手在我的胸口打了壹拳,說:“我知道了!”

我毫無防備,被他打得壹踉蹌。這小東西,下手壹點不知輕重。壹想,我啞然失笑。電影裏常看到兩個男人之間,就是這樣解決紛爭的,只是他們都是兄弟。

兒子跑進廚房,從後面摟住媽媽的脖子,說:“媽媽,對不起!”

歡聲笑語又回到了我們家。

從這天開始,我們這個三口之家,有什麽問題需要溝通和解決,我們壹定像大人壹樣,面對面地坐下來談談。

關於責任心的小故事相關 文章 :

1. 名人責任心的小故事

2. 關於責任的勵誌故事

3. 68個經典勵誌小故事大道理

4. 關於責任的勵誌故事

5. 關於責任的名人故事

6. 關於承擔責任的小故事

7. 責任的勵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