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是蒙古語,即“飯茶、給養、休生養息”等多種含義;“郭勒”即“河”。靜靜的霍林河宛若壹條飄落在草原上的玉帶,挾著山泉的亮麗,攜著草地的芳香,輕盈地繞過罕山腳下,穿越了草原,流經了鄉村和城市,帶著時光與歲月的記憶向遠方流去……這是壹條頗具傳奇的河流,相傳在很久以前,有兩個王爺帶領部屬曾在這壹帶征戰,其中有壹部戰敗,落荒逃到這條河邊,極度疲憊的將士們在飽飲了河裏的水後,元氣大復,並重整旗鼓,再度反戰,終於擊潰敵軍。這時,王爺掬起河水,仰天高呼:“好林高勒!”(給養河呵!)從此,這條被譽為有美食、茶飯般的河流便漸漸演繹成了今天的霍林郭勒。 金秋10月,正是北京壹年之中最美的時侯,相比北京的天高氣爽,霍林河則深秋已至。當第二次到霍林河時,盡管相隔10天,科爾沁草原卻已經由9月的黃綠變為了壹望無際的金黃;而已經是濃濃的寒氣直灌脖頸了,好在我有武裝準備才不至於措手不及。 從通遼去霍林河的公路只有壹個國道可以行的通,就是304國道,東起丹東西至霍林郭勒。國道自通遼至霍林郭勒沿途約350公裏,沿途過紮魯赫旗。紮旗幾乎未遇350公裏的中間位置,因此也成為人們來往之間的歇腳、加油、用餐的必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