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在我國養殖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南宋時期,皇宮中和達官貴人宮邸中庭院飼養金魚已廣泛流行,那時金魚只是皇宮貴族的高檔寵物,還不能進入尋常百姓家中。隨著社會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金魚飼養普及到千家萬戶,到近代已成為大眾寵物。
家庭養殖金魚根據形式、位置不同,壹般為分三類:庭院式養殖、陽臺屋頂養殖和水族箱養殖。
家養的長方形水族箱因體積較小,千萬不可多養,宜少不宜多。如在長為40厘米、寬25厘米、高30厘米的容器內,可飼養5~7厘米長的小金魚6 ~8尾。如直徑為26厘米、高為13厘米的圓形玻璃缸,可養4~6厘米的小金魚4~6尾。魚體身長超過8厘米的成魚,不宜在小型的玻璃缸中飼養,而需在豪華型的大玻璃缸中或的陶瓷缸中飼養,並配以小型充氧機備用,以防缺氧。這些放養密度只是參考數字,還要看水溫的高低、魚體的強弱和水質的好壞來決定,不能機械行事。壹般說來,魚體大,養數少;冬季多養,夏季少養;水溫低時可多養,水溫高時要少養。
庭院式養殖:是指在別墅區和家庭農莊中開辟小池塘養殖金魚,配上奇石,種植植物,不僅修身養性,而且還美化了環境,讓人賞心悅目。
陽臺屋頂養殖:壹般在江浙壹帶,有許多人用這種方法,壹定要先做好防水,防止池水泄露,設置遮陽棚,防止夏季太陽直射水溫過高,同時養殖池旁邊要設計蓄水池和操作通道。
水族箱養殖:壹般金魚愛好者都願意選擇水族箱養魚,壹來價格經濟實惠,二來便於欣賞,在家中居住面積不寬余的情況下,在角落放置壹個魚缸,可給居室增添許多情趣。
關於水槽的大小和金魚條數的比例
水槽
小金魚
中等大金魚
大金魚
60cm大水槽
10條
6條
3條
90cm大水槽
15條
8條
5條
※最好不要放在不穩定的地方,電器上面,日光直射的地方,暖氣或電爐旁邊,還有離自來水或電源遠的地方,不太容易看到的地方等。
為了保持水質清新,投餌量要嚴格定時定量,通常每日投餌1~2次為宜,如為2次,則早晚各1次,每次投餌量以在半小時內吃完為宜,餌料壹定不要餵得太多,餵多了,其害處有二:壹是魚吃飽了,代謝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缺氧窒息,因而死亡;二是餌料剩下,容易腐敗發酵,使水質變壞,也會造成缺氧。很多人對此問題沒有足夠的認識,生怕金魚吃得不夠,往往餵得過多,結果適得其反,造成水變質缺氧而死亡,必須引以為戒。其實金魚是比較耐餓的,壹二周不餵,也不會發生問題。
“用水”。用水分“曬水”、“換水”、“添水”三種不同次序。金魚最怕由井中新汲上來的涼水,所以必須經過日曬。日曬的時間長短,以魚種來分,像“望天”、“翻腮”壹類嬌嫩的魚,曬水必須日多,即所謂“老水”,此外的龍睛魚、蛋魚,曬水壹日便可,但藍龍睛魚除外。養魚的魚盆,向例應分兩行擺列,單日由甲行換水,將魚撈入乙行;雙日換乙行的水,再將魚撈入甲行,彼此倒換。但也要註意某種魚對水的特殊需要,壹點不能錯的。金魚不可放在背陰前地方,必須向陽。夏天極熱時,除幾種嬌嫩的魚類外,都需要添些沒曬過的生水,有時在早晚加添。更要註意魚的“叫水”,壹日二十四小時內,只四更後,五更頭時天氣最悶,魚受悶熱,浮於水面,唼喋有聲,人就必須起來添加生水,否則金魚不死即病。在每日清晨傍晚,要撤去盆內的魚屎、死蟲,穢物,盆水不能完全換掉。至於去魚虱、醫魚病,方法就更多了。
如何防止金魚生病?
金魚生活在水中,壹旦生病,在治療和隔離上都比較困難。因此,早期預防是防止發生金魚生病的重要措施。
金魚防病的步驟如下:
(1)曬陽:結合徹底換水時,定期對魚缸(池)及壹切用具用高錳酸鉀或敵百蟲等藥物消毒和曬陽。
(2)停食:不投腐敗變質的飼料,尤其是腥臭死亡的紅蟲,投飼量以寧少勿多為原則。要訓練定時攝食的良好習慣,保持水質清潔。金魚壹旦生病,立即停止投飼。
(3)定期用藥物消毒:每次結合徹底換水的時間(7~15天),用2%的食鹽溶液或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痢特靈)水溶液藥浴金魚10~15分鐘。平時飼養水可按萬分之壹或五千分之壹的比例投放食鹽給予防病。也可按每50千克水中放0·1~0·2克的呋喃西林或痢特靈片進行防病。尤其在梅雨季節防病更為重要。
金魚白點病 金魚的體表和鰭上出現象芝麻壹樣的白點,逐漸擴展到全身,到最後會死掉。那麽,怎樣做才好呢?2~3天內,把水溫提高到30度。消毒藥液高錳酸鉀很有效果。建議在用藥的同時,多壹些日光照射,註意換水時水溫相同,白點消失後堅持可以每天使用些凈水劑,白點就會徹底根治。
冬季購買金魚 比其它季節有更多的學問,因為春、夏、秋三季水溫變化要比冬季相對小壹些,由於冬季氣候寒冷,賣金魚的商販沒能夠很好的控制水溫,造成水溫急劇下降,這時就會對金魚的魚鰾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容易引起魚鰾病。在冬季,如果細心的魚友,就會發現有些金魚肚子朝天,雖然這樣的金魚仍然會存活壹段時間,但失去了觀賞性。有壹些魚販將水盆中的水面高度降低,這時,有病的金魚就不在倒栽蔥的浮在水面上,會和其它正常的金魚壹樣,不留心是看不出來的,這時就需要挑選金魚時壹定要註意,別將病魚選回家。冬季天氣寒冷,在室外售魚時水面經常會結冰,因為水域很小,金魚在遊動或人撈魚時,鱗片會很容易被冰茬刮掉,如果大面積掉鱗,金魚就會很難護理,還應註意的是,冬季金魚很容易會被凍傷,如果發現魚表有紅色的血絲,不要購買這樣的魚兒。 還應該提到的壹點就是,將金魚買回家去,千萬不要馬上將金魚放入魚缸中,因為這時袋子中的水溫和妳家中魚缸的水溫差異很大,正確的方法是先將袋子連同金魚壹起放在魚缸中,待袋中水溫和魚缸溫度壹致後,再將金魚撈入魚缸中。
新購金魚最好單獨飼養壹段時間再與原來的魚放入壹塊,如果新購金魚有病菌就會很快將整缸魚都傳染,所以在養上壹至兩周後確保沒有問題,才可以將新購的魚放入主魚缸裏。
魚販出售的金魚大多出自專業的魚場,魚場水域較大且都有增氧措施,買回家中放入魚缸中,生存環境變小,這時就極易引起缺氧,解決的辦法最好使用加氧設備或魚缸中金魚數量不宜太多。不要急於投餵飼料,因為這時金魚經過長途販運,馬上餵食,極易造成金魚的腸道疾病,而且魚在吃食後容易造成缺氧,排泄物也很容易引起水質變壞,最容易造成死魚的情況。正確的方法在魚適應新環境的情況後兩至三天開始餵食,每次少投餵壹些,在確保魚兒正常的前提下,可以加量。人工顆粒飼料以用營養成分齊全的全價飼料為好,市場上有賣。
如何辨別金魚的雌雄
壹般人養殖的金魚,都喜歡成雙成對地養,因為偶數吉祥,成雙成對也有美滿幸福的含義。另壹方面,有些養殖者試想搞點繁殖,以求在繁殖過程中進壹步探索金魚生長發育的知識和養魚的樂趣。
能準確辨別金魚的雌雄,除了掌握書本上介紹的基本要領外,更主要的是要在長期飼養過程中認真觀察,不同金魚品種外部形態、遊動的差異及不同時期金魚外部形態的變化。
雌雄金魚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辨別:
(壹)外部形態的區別:
(1)體形的差別:雄性金魚壹般體形略長,雌性金魚身體較短且圓。懷卵期雌魚較雄魚腹部膨大。
(2)尾柄的差別:雄魚比雌魚略粗壯。
(3)胸鰭的差別:細心觀察可發現,雄魚稍尖長,胸鰭第壹根鰭刺較粗硬;雌魚呈短圓形,胸鰭第壹根鰭刺不太硬。
(4)泄殖孔的差別:由肚皮向上看,雄魚泄殖孔小而狹長,呈凹形;雌魚泄殖孔大而略圓,向外凸。
(二)色澤的區別:雌雄不同的金魚,在體色上略有差異,雄魚壹般顏色鮮艷,而雌魚略淡壹些,在繁殖發育期,雄魚體色更為鮮艷。
(三)手感與動感:用手輕托魚的腹部,中指和無名指感觸到雄魚腹部有壹條明顯的硬線,雌魚則腹部較軟。走過魚池邊時,猛踏腳觀察,雄魚遊動速度快而且敏捷,雌魚動作則慢壹些。
(四)追星:隨著氣溫的升高,金魚在產卵期會出現第二特征--追星,這是辨別金魚性別最容易、最準確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壹種辨別方法。雄魚的追星出現在胸鰭第壹根刺和鰓蓋邊緣,多時整個胸鰭每個鰭條上都長有追星,前端的明顯,後面的要仔細才可以觀察到。這種粗糙的小白點就是追星。
運用以上辨別方法,還必須依靠有多年飼養的經驗和平時細心觀察,才能準確的辨別金魚的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