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勞鳥和燕子的寓意比喻夫妻或情侶別離。
勞燕分飛是人們熟悉的成語,它常常用來指代夫妻或情侶分離,各奔東西。勞燕不是指辛勞的燕子,而是兩種不同的鳥,即伯勞和燕子。伯勞和燕子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鳥,但在傳統詩歌和雜劇中,東飛的伯勞和西飛的燕子,合在壹起便構成了壹幅無比傷感的離別圖,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勞燕分飛壹詞最早出現於《樂府詩集·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從字面意思不難理解,伯勞往東飛,燕子往西飛,預示著兩人關系破裂,各走各的路。而黃姑就是人們所熟知的牛郎,他與織女真心相愛卻無法長相廝守,只能隔河相望,等待鵲橋相會。
無論是分飛的勞燕,還是遙相守望的牛郎織女,都註定了他們今生今世不能生活在壹起。此外,元代著名戲曲家王實甫的《西廂記》中也有相關的記載:他曲未通,我意已通,分明伯勞飛燕各西東。
詩經·豳風·七月中有寫到伯勞鳥的詩句:七月鳴鵙,八月載績。大意是:七月裏伯勞鳥鳴叫著,好像在告訴人們,馬上要變換季節了;八月就是婦女們動手紡織、做好造布準備寒衣的時候了。應該說,伯勞鳥是被當成物候而融入到了大農業中。
伯勞鳥生活習性:
伯勞科鳥類性情兇猛,有“雀中猛禽”之稱。伯勞鳥目光敏銳,速度快。常立於高處俯視,伺機而動,有把屍體插在棘刺上撕食的習性,有時不全吃掉,用這種方式儲存食物。伯勞鳥也有著很強的母性,當有蛇之類的動物想攻擊它的巢穴時,伯勞鳥會拼命保護它的幼鳥而反擊。
伯勞鳥是重要的食蟲鳥類。性兇猛,嗜吃小形獸類、鳥類、蜥蜴等各種昆蟲以及其他活動物。常棲於樹頂,到地面捕食,捕取後復返回樹枝;常將獵獲物掛在帶刺的樹上,在樹刺的幫助下,將其殺死,撕碎而食之,故有人稱其為屠夫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