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惠崇春江晚景寫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寫作背景

《惠崇春江晚景》的寫作背景:是蘇軾於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開封)為惠崇所繪的《春江晚景》兩幅所寫的題畫詩。壹說此詩作於江陰。

原文:

《其壹》: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

其壹: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是蘆葦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裏來了。

其二: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依戀,差壹點掉了隊。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賞析:

其壹:這壹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

其二:第壹句大體寫惠崇所繪的“飛雁圖”,大雁北飛,有幾只雁依依不舍,差點掉了隊。並且在下壹句,把這幾只雁比作了“北歸人”,是非常形象的,這就畫活了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