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 唇亡齒寒概括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 唇亡齒寒概括

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攻打虢國。宮之奇勸阻虞公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壹定跟著亡國。對晉國不可啟發它的野心,對入侵之敵不可漫不經心。壹次借路已經是過分,豈能有第二次呢?

俗話所說的‘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丟了牙齒就受涼’,那就是說的虞、虢兩國的關系。”虞公不聽,答應了晉國使者。宮之奇帶領他的家族出走,說:“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就在這壹次假道之行,晉國不用再出兵了。”

這年冬天,晉國滅掉了虢國。軍隊回來,住在虞國的館舍,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滅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擴展資料:

唇亡齒寒:

漢語成語。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釋義: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比喻雙方息息相關,榮辱與***。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形容國家、人際之間的關系。

正音亡:讀作“wáng”。

辨形:齒:不能寫作“尺”。

辨析:“唇齒相依”和“唇亡齒寒”都比喻關系密切,相互依存。但“唇齒相依”強調相互依存;“唇亡齒寒”強調利害與***;壹方遭難,另壹方也難免。同時“唇齒相依”除了指國與國、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還能指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

“唇亡齒寒”中的“唇”指虢國;“齒”指虞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唇亡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