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是演員狀態很難重回巔峰,再者每個故事的劇情都有最適合的節奏,強行湊字數基本都會爛尾。
像《武林外傳》這樣不拍續集,留個空間,留個念想,時不時翻出來重刷壹遍,在觀眾的記憶中反而是完美的,就像美食壹次吃夠會膩到不想吃,每次留點肚子下次吃才會壹直惦記。
2006年年初,《武林外傳》在中央八套黃金檔首播,收視率僅僅1.95%,就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收視率節節攀升,最後壹集竟能和春晚同臺爭雄。
連央八負責人都表示,他們本想在開年討個喜慶,正好武林外傳是部喜劇,而且價格非常便宜,就買了下來,沒想到成了壹匹黑馬。
十五年過去了,當年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已經成了壹線明星,《武林外傳》也以9.6的豆瓣高分笑傲所有喜劇作品,只是我們再也等不到那後八十回了。
邊拍邊寫的創作方式有壹種劇,是先把劇本寫完,再去找投資、演員。但在寧財神的采訪中,我們可以看到,《武林外傳》是典型的邊拍邊寫的創作方式。
這種創作的好處是,編劇可以直接接觸演員,並根據他們自身的特點,寫出更貼合演員風格的劇情。但這種創作方式,極其考驗編劇的即興創作能力,可能今天的戲拍完了,明天的本子還沒影呢。
而且,這種寫作方式就是走到哪兒算哪兒,容易導致後面劇情出現下滑,很多美劇采用這種方式,前期很好,可拖到大結局時,也容易“壹季毀全局”。
情景喜劇本身就難寫情景喜劇是有模糊主線的單元劇,所以,編劇本身必須在保證主角性格基本不變的前提下,利用有限的人物、場景制造出強烈的戲劇沖突和笑料。
喜劇本身就很難寫,在任何壹個時代,如果妳有讓人發笑的本領,妳都掌握了財富密碼,因為歡樂在任何時代都很稀缺。世上許多優秀的喜劇人最後都出現嚴重的抑郁,這恐怕不是巧合。
缺少專業的編劇團隊《老友記》和《生活大爆炸》的主要編劇都是倆人,但參與劇本創作的實際人員,都有十幾個。《老友記》兩百多集,每集二十幾分鐘;《生活大爆炸》近三百集,每集二十幾分鐘。
《武林外傳》有些章節雖然也有人合作,但絕大多數劇集,都出自寧財神壹人手筆,***八十集,但每集時長有四十多分鐘。
將寧財神與世界任何壹個喜劇編劇放在壹起對比,他都算高質高產,即便《武林外傳》後半部滑坡,我們也得承認,財神是個很優秀的編劇。
《武林外傳》的壹些段落,如包大人那個系列,實際上完全可以擴充成壹個無厘頭電影劇本。
但是,這樣的創作方式實際上是竭澤而漁,極大透支了編劇的創作熱情和靈感,因為整部劇的壹劇之本悉皆系於壹人之狀態,這個人壹頹,整部劇就跟著頹了。
其實,《我愛我家》的後半部也遠沒有前半部精彩,它跟《武林外傳》的情況相近。按寧財神當時的狀態,也許妳給他多少錢,他也暫時不想再碰《武林外傳》了。
寧財神在鳳凰衛視的《非常道》中坦言,妳必須承認,人的腦力是有限的。
其他編劇這個行業,不像寫小說,它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演員、導演、投資、審查,他都要考慮。即便是張愛玲,在寫《太太萬歲》這樣的電影劇本時,妳也得收回妳的個性,沒辦法,妳就是吃這碗飯的。
倒不是說財神打算揭示什麽更深刻的問題,但他肯定不是隨心創作,再加上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他本人和他筆下的故事,若再繼續下去,肯定是頗有難度的。
而且範明在采訪節目中說《武林外傳》不拍續集主要有2個原因:第壹個是因為演員的年齡增長。第二個是因為很多主演已經改變了戲路,沒有了原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