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如何為幼兒園小班布置環境

如何為幼兒園小班布置環境

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壹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綱要》也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可見,幼兒園環境對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環境是為主題而創設的,而主題必須依靠環境才能更深入,更具體地開展。結合我班《豐收啦》這壹主題,我們制定了以下環境布置方案:

(壹)、主題墻飾的設計

主題墻飾的創設中要努力調動幼兒的“三性”,即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如何有效地調動幼兒的“三性”,關鍵在於讓幼兒真正成為墻飾的創作者和設計者。在創設主題墻飾中我們註重幼兒自己動手創作,親身體驗,這有利於拓展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自我學習的好奇心和主動探究的求知欲,從而取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主題墻中央布置壹棵大大的果樹,同時貼上幼兒親手畫的水果。兩側貼上用卡紙、塑料絲帶做成的稻穗。告訴幼兒這是豐收的季節,並讓幼兒收集日常的廢舊物品,如廢紙盒、瓶蓋、“汽車掛歷”等,讓能力強的幼兒運用廢紙盒、瓶蓋等來制作“心目中的汽車”,讓能力弱的幼兒則動手撕貼“汽車掛歷”,***同參與布置運水果的場景、豐富主題墻飾。這不僅可以向幼兒滲透環保意識,深化環保教育,而且別具壹格,充滿生氣,能夠有效地吸引幼兒的“關註點”。並且實現了主題墻飾與幼兒之間的互動,達到了教與學的目的,使墻飾真正著眼於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結合《豐收啦》這壹主題中的[快樂的豆寶寶]這壹活動,在主題墻的下面貼上幼兒的粘貼作品(花)。進壹步來體現主題,美化教室環境。

(二)、角落設計

1、自然角

我們讓孩子在種植園地、自然角中從種植豆豆、管理豆豆,用圖片的形式來記錄豆豆發芽、鉆孔的過程,從而讓他們掌握種植的方法、管理方法;了解壹些粗淺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他們對種植活動的興趣。

2、區角

幼兒喜歡擺弄和操作物體,幼兒的已有認知能力和經驗正是在擺弄和操作過程中,在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中獲得發展的。幼兒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實物的啟示和動作的幫助。因此可以說,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的中介和橋梁。所以,我們要努力將教育目標和內容物化,將期望幼兒獲得的知識經驗蘊含在物質環境之中,使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經驗的積累。如:在區角裏投放農田裏收獲的稻谷、玉米、紅薯等。可以讓幼兒自己去剝壹剝稻谷,看壹看裏面的米粒是不是真的“頭”上有壹個缺口。用紅薯來做壹做紅薯娃娃。並讓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豆,讓幼兒進行裝飾及粘貼活動。(如:寶寶穿衣——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豆豆拼成壹幅畫。豆豆瓶——學習用各種豆豆壹層層放入瓶內。豆豆圓盤——學習用各種豆豆裝飾圓盤。豆豆分家——請幼兒把各種豆豆分類,並制作點卡。)

(三)、吊飾設計

引導幼兒有規律地裝飾像框,把裝飾好的像框掛在頂梁上。

(四)、盥洗室設計

小班幼兒盥洗的生活環境創設,以富有童趣的動物形象或畫面為主。這樣既能激發起幼兒對盥洗產生興趣又能使幼兒對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認識,還能幫助其模仿盥洗的順序。因此我們在墻上貼上小動物洗手順序的圖片。來引導幼兒掌握洗手的方法。針對幼兒浪費水的現象,在墻面上貼上水龍頭哭的圖片,以提醒幼兒及時關水龍頭,節約用水。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搞好幼兒園環境創設,就必須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有全面透徹的了解,充分認識環境材料可能蘊含的教育價值,並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促進幼兒主動發展”這壹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每個區擺放什麽?怎麽擺?墻角如何布置?這些都與幼兒***同商量,***同制作,***同擺放,這樣能使幼兒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同,也更加愛護。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參加到遊戲活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