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這句話來自梁啟超的《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
原文:今我中國國土雲者,壹家之私產也;國際(即交涉事件)雲者,壹家之私事也;國難雲者,壹家之私禍也;國恥雲者,壹家之私辱也。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以之與前此國家競爭之世界相遇,或猶可以圖存,今也在國民競爭最烈之時,其將何以堪之!
擴展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
近代資產階級改良派代表人物。字卓如,號任公、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早年從學於康有為萬木草堂,並協助康有為從事變法維新,時稱“康粱”。1895年同康有為***同發動“公車上書”。後於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等論著,在全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1897年10月,受聘為長沙時務學堂中文總教習,次年人京參與戊戌新政。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創辦《清議報》,宣傳改良主義,鼓吹民權,並主張君主立憲制。1913年歸國後擁護袁世凱統壹,並出任司法總長。後反對復辟帝制,策動護國軍反袁。壹度出任段祺瑞內閣財政總長。
“五四”運動期間,反對尊孔復古,謳歌民主與科學。學識淵博,著述宏富,晚年講學於清華大學。著作輯為《飲冰室合集》。
百度百科-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