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愚笨遲鈍。
壹、拼音
愚鈍?[yúdùn]?
二、出處
唐·張_《朝野僉載》卷四:“諸王救之曰:‘懿宗愚鈍,無意之失。’”
釋義:
這些王爺救他的時候說道:唐懿宗李_愚笨遲鈍,(這是)無心之過。
三、例句
1、時間,逐漸地,總會為愚鈍的人,壹點點開啟他能力所不及的思慮。
2、聰明敏銳的學生會經常向他們的老師詳細討教,但愚鈍的就從來不會做這個。
擴展資料壹、近義詞:
遲鈍?[chídùn]?
釋義:(感官、思想、行動等)反應慢,不靈敏。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誌·吳誌·孫奐傳》:“吾初憂其遲鈍,今治軍,諸將少能及者,吾無憂矣。”
翻譯:我剛開始擔心他行動反應慢,思想不靈敏,現在帶兵打仗,各位將領很少有能與他相比的,我也不再為他擔心了。
二、反義詞:
聰穎?[cōngyǐng]?
釋義:聰明穎悟。
出處:元·脫脫《宋史·卷三○六·朱臺符傳》:“臺符少聰穎,十歲能屬辭。”
翻譯:朱臺符小時候就特別聰明,十歲的時候就能撰寫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