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相看兩相厭”的下壹句是什麽?

“相看兩相厭”的下壹句是什麽?

下壹句是只有敬亭山。

出自《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壹首五絕,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則是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

原文如下: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壹作:惟/唯)

譯文如下:

山中群鳥壹只只高飛遠去,天空中的最後壹片白雲也悠然飄走。

敬亭山和我對視著,誰都看不夠,看不厭,看來理解我的只有這敬亭山了。

擴展資料: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壹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

他兀自壹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淒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

此詩前兩句“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傷心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壹片白雲,卻也不願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

“盡”、“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壹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壹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後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雲消失之後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盡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際的感覺。閑,主要是為了表達閑適的感情,是以孤雲的閑適襯托作者心境的閑適。

這兩個詞對“獨”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為了寫作者此刻獨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百度百科——獨坐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