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義的內容和意義如下:
三民族主義的含義
民族主義要求中國民族解放,各民族平等,反對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民權主義要求主權在民,建立法制國家,人民擁有政權,政府只擁有治權,實行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民生主義要求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節制資本。
後來孫中山還在此基礎上,制訂了“聯俄、聯***、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成為三民主義的根本標誌和革命靈魂。
三民主義的意義
在中國近代重新建構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的潮流中,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和領袖孫中山是走在最前列、最有影響力的代表。孫中山對孔孟的“仁學”思想給予了新的解釋,強調要發揚救世之仁、救國之仁。
他將西方的人道主義加入到了中國傳統的“仁德”之中,對傳統的“仁德”觀念進行了揚棄式的發展。
他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旗幟,猛烈批判封建舊道德,提出“道德革命”、“三綱革命”、“家庭革命”,認為要革封建道德的命,首先必須打倒孔聖人的權威,實現民主革命綱領,即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構成的“三民主義”,並成為中國國民黨信奉的基本革命綱領。
它是中國人民與革命的寶貴精神遺產。所謂“民權主義”,就是要使人民享受平等、自由和幸福的權利;所謂“民族主義”,就是要反抗異族和帝國主義的壓迫,為國家爭自由。
所謂“民生主義”,就是要實現經濟平等、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發展國家資本,實行博愛,圖謀民眾之***同幸福。三民主義反映了近代中國民主革命時期的社會基本矛盾,概括出了三大歷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