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命令壹發出就壹定徹底執行。
出自:周 先秦諸子《尚書·周官》:“慎乃出令,令出惟行。”
譯文:出令要慎重,令出就壹定要執行。
二、振臂壹呼 [ zhèn bì yī hū ]
解釋:振:揮動。揮動手臂呼喊(多用在號召)。
出自:漢·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壹呼,創病皆起。”
譯文:然而我揮動手臂呼,受傷的生病的都起來響應。
三、浩浩蕩蕩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解釋: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出自: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譯文:浩浩蕩蕩,寬闊得無邊無際。
四、絡繹於途 [ luò yì yú tú ]
解釋:亦作“絡繹不絕”。形容人、馬、車、船等連續不斷。
出自:南朝 宋·範曄《後漢書·南匈奴傳》:“竄逃去塞者,絡繹不絕。“
譯文:逃入要塞的人接連不斷。
五、驚濤駭浪 [ jīng tāo hài làng ]
解釋:濤:大波浪;駭:使驚怕。洶湧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爭。
出自:唐·田穎《玉山堂文集·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經所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譯文:當既安靜的時候,每次想到前經所經歷的驚濤駭浪,從來沒有恐懼地。
六、水土不服 [ shuǐ tǔ bù fú ]
解釋:對於壹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出自:元末 脫脫、阿魯圖等《宋書·索虜傳》:“或不服水土,藥自可療。”
譯文:有時水土不服,藥物從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