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壹句是: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出自:兩漢.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譯文:
壹邊喝酒壹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麽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
那穿著青領(周代學士的服裝)的學子喲,妳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沈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壹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麽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壹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壹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周卻沒斂翅,哪裏才有它們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願如周公壹般禮賢下士,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
註釋:
對酒當歌:壹邊喝著酒,壹邊唱著歌。當,是對著的意思。
2.幾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壹樣痛苦卻漫長。有慨嘆人生短暫之意。
4.慨當以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裏“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5.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裏代指酒。
《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這就是說它本來是壹個樂曲的名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在這八句中,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愁得不得了。那麽愁的是什麽呢?原來他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壹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試想連曹操這樣位高權重的人居然在那裏為“求賢”而發愁,那該有多大的宣傳作用。假如庶族地主中真有“賢才”的話,看了這些話就不能不大受感動和鼓舞。他們正苦於找不到出路呢,沒有想到曹操卻在那裏渴求人才,於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為有才的許許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躍躍欲試,向他“歸心”了。 “對酒當歌”八句,猛壹看很像是消極調子,而其實這裏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地感染廣大“賢才”,提醒他們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於消失,歲月流逝已經很多,應該趕緊拿定主意,到我這裏來施展抱負。所以壹經分析便不難看出,詩中濃郁的抒情氣氛包含了相當強烈的政治目的。這樣積極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沈的調子來發端,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說得真切;但另壹方面也正因為通過這樣的調子更能打開處於下層、多歷艱難、又急於尋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說用意和遣詞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這八句詩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壹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裏就用他的名字來作酒的代稱)。“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麽而“愁”。由於自私、頹廢、甚至反動的緣故而愁,那麽這愁就是壹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目的而愁,那就成為壹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在這裏所表達的愁緒就是屬於後者,應該得到恰當的評價。
創作背景:
此詩的寫作時期各說不壹,歸之有兩種說法: 壹是赤壁之戰之前。《三國演義》第四十八回有壹段曹操橫槊賦詩的描寫。曹操平定北方後,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長矛)立於船頭,慷慨而歌。二是赤壁之戰之後。第壹種說法以章回小說為據,不可靠。第二種說法也無史政。所以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尚無定論。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