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詞霸的解釋給妳copy出來看吧:
堡
bǎo
<名>
(形聲。從土,保聲。堡是後起字。本義:土築的小城)
同本義 [small camp]
據險築堡以自固。——《晉書·符登載記》
又
關中堡壁三千余所。
又如:碉堡;堡障(用於防守的小土城)
指堡壘 [fort;fortress]
送將軍登空堡上。——明·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城堡(堡壘式的小城);碉堡
另見bǔ;pù
堡壘
bǎolěi
[bastion;bulwark;citadel;fort;fortress]
軍隊所修築,戰守兩用的小城堡
比喻難於攻破的事物或不容易接受進步思想影響的人
封建堡壘
科學堡壘
頑固堡壘
堡寨
bǎozhài
[village with surrounding wall] 四周建有柵墻的寨子
堡
bǔ
<名>
堡子,有城墻的集鎮。多用於地名 [town with city walls]。如:吳堡縣(在陜西省);柴溝堡(在河北省)
另見 bǎo;pù
堡子
bǔzi
[方]
[town with city walls]∶圍有土墻的城鎮或鄉村
[village]∶泛指村莊
堡
pù
—— 地名用字。五裏鋪、十裏鋪等的“鋪”字,有的地區寫作“堡”
另見bǎo;bǔ
堡
bǎo
ㄅㄠˇ
軍事上防守用的建築物:~壘。城~。橋頭~。
古代指土築的小城:“徐嵩、胡空各聚眾五千,據險築~以自固”。
鄭碼:NJFB,U:5821,GBK:B1A4
筆畫數:12,部首:土,筆順編號:322511234121
fortfortress
堡
bǔ
ㄅㄨˇ
有城墻的村鎮,泛指村莊(多用於地名):~子。馬家~。
鄭碼:NJFB,U:5821,GBK:B1A4
筆畫數:12,部首:土,筆順編號:322511234121
fortfortress
堡
pù
ㄆㄨˋ
古同“鋪”,驛站(今用於地名):十裏~。
鄭碼:NJFB,U:5821,GBK:B1A4
筆畫數:12,部首:土,筆順編號:322511234121
關於地名這方面流傳著這麽幾句話,我只記得其中的兩句”逢堡必鋪,逢莊必張”也就是說遇到地名最後壹個字是是”堡”那麽壹般都發”鋪”的音,遇到”莊”就發”張”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