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基孔肯雅熱主要主要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過伊蚊傳播。2020年7月23日柬埔寨衛生部通報稱,柬國內西北部地區出現?基孔肯雅熱?病,提醒國民提高對突發公***衛生事件的防範意識。首先先介紹壹下基孔肯雅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的宿主主要有人類和靈長類動物,其主要傳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紋伊蚊、非洲伊蚊和帶叉-泰氏伊蚊,埃及伊蚊是壹種家養的蚊子,主要在潔凈水容器內或周圍感染人。它通常在白天叮咬人,在日出後2小時和日落前2小時達到高峰。它與人密切相關,傳播基孔肯亞病毒的能力最強。白紋伊蚊分布廣泛,是造成最近在印度洋基孔肯亞島流行的主要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是非洲野生樹棲物種,在叢林疫源地的病毒傳播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對預防該病的最佳的方法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滋生及叮咬。在暴露的皮膚和衣物上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驅蚊劑,並穿著較為寬松、顏色較淺的長袖上衣及長褲 。但是基孔肯雅熱的發病機制現在還未研究清楚,病毒進入人體後,迅速進入局部淋巴結,在其中不斷繁殖,3 ~ 4天後進入血液循環形成病毒血癥。在病毒血癥期間,患者應與蚊子隔離,隔離期為發病後5天,疑似和確診病例應及時報告。其病毒主要損傷肝、脾、腎、心、骨髓、淋巴等器官,其感染成纖維細胞,表現為嚴重的肌纖維壞死,出現發熱和嚴重關節痛,其癥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惡心、疲勞和皮疹等明顯癥狀。目前沒有可供使用的疫苗,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是采取個人防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