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三國時期,飛熊軍、白馬義從、虎豹騎等這些兵種有何特點?

三國時期,飛熊軍、白馬義從、虎豹騎等這些兵種有何特點?

黃巾力士——黃巾軍

東漢末年,太平道首領張角等發動農民起義,全軍皆以黃巾裹頭,後來道教徒關於天界的傳說中就出現了''黃巾力士''的形象。

相傳是黃巾軍中的精銳,力大無窮,刀槍不入,忠心耿耿。

黃巾力士(又名:金甲力士):道教神話傳說中壹種護法降魔、力大無窮的神將仙吏。

飛熊軍——董卓、李傕

《三國演義》中是董卓的私人精銳部隊,旗幟上繡有肋生雙翅的飛熊圖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將李傕等人統領。李傕憑借“飛熊軍”用“彭越擾楚”的戰術擊敗呂布,占領長安。

陷陣營——高順

《三國誌》裴松之註釋《漢末英雄記》中記載“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所將七百余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

陷陣營擊敗過劉關張、夏侯惇等。

白馬義從——公孫瓚

《後漢書》曰:“瓚常與善射之士數十人,皆乘白馬,以為左右翼,自號“白馬義從” 。烏桓更相告語,避白馬長史。”

先登死士——麯義

古時攻城,最先登上城頭的功勞最大,謂以“先登”,後以“先登”為之先頭部隊!

《三國誌》裴松之註釋《漢末英雄記》中“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

後以網絡流傳將麯義八百先登為特殊部隊“先登死士”。麯義憑此在界橋大敗公孫瓚和白馬義從。

大戟士——張郃

古代重裝步兵稱為大戟士。

《後漢書》記載:“余眾皆走。(袁)紹在後十數裏,聞(公孫)瓚已破,發賾息馬,唯衛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許人。

網絡流傳大戟士是袁紹麾下張郃統帥的壹支特殊部隊,袁紹對其寄以厚望,卻不敵白馬義從。

虎豹騎——曹純、曹操

《三國誌·魏書》:“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曹純死後,曹操以“純之比,何可復得!吾獨不中督邪?”自己親自擔任虎豹騎統帥,期間曹仁、曹真、曹休都短暫擔任過虎豹騎統帥。其戰績就非常強悍了,斬袁譚、俘獲烏桓單於、長阪坡追擊劉備、擊敗馬超、斬吳蘭擊敗張飛等等。

青州兵——曹操

《三國誌魏書壹武帝紀》:”追黃巾至濟北。冬,受降卒三十萬,男女百萬余口,收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

青州兵原本是青州黃巾,第壹次讓曹操遭受重大軍事失敗,好友鮑信戰死。收編之後的青州兵也依舊軍紀不太好,於禁曾經斬殺過作亂的青州兵。曹操身亡之後,青州兵“以為天下將亂,皆鳴鼓擅去”,賈逵為時局安穩送路費和糧食,曹丕繼位之後也沒有追究。

丹陽兵——陶謙、孫策、劉備、陳登

丹陽兵是陶謙能占據無險可守,又四面環敵的徐州的關鍵。孫策在父親死後,也招募丹陽兵五百去投奔吳景。曹豹憑借丹陽兵阻擋張飛,迎來呂布,徐州陷落。陳登憑借丹陽兵連續打敗過孫策兩次。東吳占據丹陽以後,丹陽兵成為東吳最為主要的精銳。晉滅吳戰役中,沈瑩率領5000丹陽兵,三次突破晉軍。

烏桓突騎——袁紹、曹魏

早在西漢時期烏桓突騎就已經嶄露頭角,烏桓突騎,天下名騎的地位早已流傳。幽州各郡都有突騎,其中的漁陽、上谷的突騎在國內最享有盛名。三國時期則以三郡(遼西、遼東、右北平)突騎最為強大,袁紹紹曾以家人子為已女、分別嫁給三大人為妻。其中袁紹對遼西蹋頓最為親善,是以袁紹死後,其子袁熙、袁尚都投奔蹋頓,時常襲擊曹魏幽州邊境。

曹操采用郭嘉之計,輕裝簡行,突襲蹋頓,張遼身先士卒陣斬蹋頓,及名王以下,胡(烏桓)、漢降者計二十余萬口,此後張遼、李典等曹魏將領都有烏桓突騎混編入騎兵隊伍。

西涼鐵騎——馬超、馬騰、韓遂、董卓、李傕、郭汜、張濟等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諺語足以說明西涼鐵騎的威風。董卓、馬超、韓遂等西涼軍閥無不憑借西涼鐵騎而戰績輝煌。

並州狼騎——丁原、呂布、張遼

多流傳於網絡,是丁原帶來的並州精銳騎兵,丁原死後歸屬於呂布。呂布死後跟隨張遼。

虎步軍——姜維

《三國誌.姜維傳》“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須先教中虎步軍五六千人。

虎步軍是《三國誌》原文就出現的軍隊,諺語“死諸葛走生仲達”就是由姜維和他的虎步軍促成。

《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引註漢晉春秋》:楊儀等整軍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將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儀結陳而去,入谷然後發喪。宣王之退也,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藤甲兵——兀突骨

《三國演義》:此去東南七百裏,有壹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采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幹復浸,凡十余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沈,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諸葛亮火燒藤甲軍的故事相比都耳熟能詳,《三國演義》中藤甲軍雖然厲害,卻有壹極大的缺點,見火必著。

無當飛軍——王平、張嶷

無當飛軍是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采用釜底抽薪之計,抽調當地健壯組建的軍隊,善於山地作戰和弓弩毒箭。

無當飛軍第壹任統帥是王平,街亭之戰王平率領無當飛軍斷後,保全蜀漢軍隊有生力量。向寵戰死,無當飛軍成功接替平定叛亂。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對峙期間,王平率領無當飛軍成功抵禦張郃。姜維北伐之時,張嶷率領5000無當飛軍殺敵數倍,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