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柔人如其名,是個溫柔女子,心思細密,她與同門行刺韋小寶失手被擒,韋小寶起初看在她美貌分上,擲骰子作弊饒了他們,她心懷感激,壹直把這副灌鉛骰子帶在身上留念。這個細節生動刻劃了她溫柔安靜的外表下靜默無言的愛。
小寶他們押吳應雄回京時,曾柔聽說吳三桂會設計殺他便千裏迢迢趕來救了小寶壹命。
小寶在皇帝諭令下剿滅王屋派時,遇到吳三桂企圖聯絡(後謀殺王屋派司徒伯雷掌門),即此曾柔即貼身追隨小寶。
韋小寶的七個夫人是人所***知的,其中著墨最少的,便是這位曾柔。有人說過,金老寫這個人物出來,只是為了情節鋪墊,順便展示我們韋爵爺的泡妞本領。這種說法也有幾分道理,畢竟親厚不及雙兒、美貌不及阿珂、武功不及蘇荃、機巧不及方怡、天真純善不及沐劍屏、橫蠻潑辣不及建寧,金老給的評語不過“溫柔斯文”四字。可是韋爵爺大字不識幾個,要斯文有什麽用?若說溫柔,只怕雙兒已經無出其右。
曾柔的身世設定在韋小寶幾個老婆的中是最簡單,可以說已經簡單到了不象主要人物的程度。那麽到底金庸先生寫曾柔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麽,甚至有的影片還省略了曾柔這個人物,那曾柔是不是在小說中可有可無呢?
首先,須看韋小寶到底是個什麽形象。僅僅是狡猾,活潑,好動,好勝,懶惰,忠義嗎?不完全是。韋小寶是壹個“精神太監”。雖然他蒙過了壹幫人做了假太監,物理上的完整,但是精神上去是“天絕”。在妓院長大的人,看慣風月場的薄情寡義,人情冷暖。可以這麽說韋小寶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全屬於“妓院哲學”。
其次,須看韋小寶對其他老婆是不是真感情(以雙兒為對照組)。雙兒是本來是湖州莊家的丫環,後來莊三奶奶為了感謝韋小寶擒殺仇人鰲拜而將她送給了韋小寶,從此她便跟著韋小寶東遊西闖,並屢次救了韋小寶,最後成了韋小寶七個老婆中的壹個。雙兒漂亮溫柔,善解人意,對小寶是從頭到尾忠心耿耿,更兼有壹身出色武功,經常為小寶解決困難。雙兒是個丫頭,又最守本分,只是死心塌地地服侍小寶,不會對小寶的拈花惹草去爭風吃醋。小寶快樂,便是雙兒最大的快樂;小寶有難,雙兒壹定與他***同承擔。
再次,須看韋小寶對曾柔的感情。其壹,陳小春版《鹿鼎記》小寶被毒蚊咬,弄至全身瘙癢痛苦不堪,曾柔暗中贈藥雙兒,卻令小寶誤會雙兒“移情別戀”,派人將女扮男裝的曾柔擒住並毒打。依此情節推斷,壹說,韋小寶對雙兒也不是真正的愛情。即單親孩子和妓院長大的人是無安全感,給他最大的安全則只是有更多的財富。另壹說,這是金庸先生對韋小寶人格的重塑,即強調了韋小寶對於雙兒的感情,又為以後其與曾柔及王屋派司徒伯雷的故事奠定伏筆。其二,小寶在離開雲南時,曾遭吳三桂設殺,曾柔在關鍵時刻挺身救小寶。雖然著墨不多,卻顯示出與韋小寶其他幾位夫人中難得壹見的“不惜高山遠,患難見真情”。
金庸在設計《鹿鼎記》時,確定韋小寶的性格是向善的,並且對故事中的所有女主角提供了良好的結局設計。也就是說曾柔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說是為了進壹步證明韋小寶更是壹個小說意義中的“絕人”,但在另壹方面展示了壹種中華女子中羞澀、溫柔及悉心的獨特魅力,而這種魅力是曾柔所具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