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沒有確切的定義,指幼年和少年之間的時間段。
童年所指壹般被人們認為人生中最快樂的時期,無憂無慮,在文學作品中常有著快樂的寓意。
醫學界以0~14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所以綜合以上因素和現實,14歲以下都可以叫做童年。
18歲開始成年,35歲到55歲是中年,到了60歲以上就是老年了。
擴展資料關於童年的佳作——《童年》
《童年》是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壹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壹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裏行間湧動著壹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壹些典型的特征,特別是繪出了壹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沈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壹。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醜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