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讀音:[jì,liáo]。基礎釋義:1.寂靜空曠。 2.冷落蕭條。
詳細釋義:空虛無形;空無人物。《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王弼註:“寂寥,無形體也。”《楚辭·劉向<九嘆·惜賢>》:“聲嗷嗷以寂寥兮,顧仆夫之憔悴。”王逸註:“寂寥,空無人民之貌也。”
《雲笈七簽》卷二:“混元者,記事於混沌之前,元氣之始也。元氣未形,寂寥何有?”寂靜無聲;沈寂。《古文苑·枚乘<忘憂館柳賦>》:“槍鍠啾唧,蕭條寂寥。”章樵註:“槍鍠,大音;啾唧,小音。並寂然無聲。”
寂寥造句:
1、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有了菊的悠然,才多了些靜美,少了些寂寥,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有個梅的堅貞,才多了些生機,少了些淒涼。
2、夜晚壹個人走在馬路上欣賞著遠處的路燈,品味著寂寥下的星空,仿佛心裏的獨白,那沈靜在腦海中的夢,獨自壹人在淡淡的感受這默默的孤獨,那享受的滋味,是多麽壓抑的痛。
3、夢幻,留壹份想象的空間,發現藍色詞語中的峰回路轉。只要有這壹點空間,情話便不止是情人間的深情,疏遠也並非隔世的寂寥。
4、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