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夏下雨,九場大水。
2、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3、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4、天上烏雲蓋,大雨來得快。
5、壹場秋雨壹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
擴展資料:
雨形成的原因: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之後,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
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徑只有0.0001~0.0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0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就是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雲。這些小水滴要變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體積大約要增大100多萬倍。
它主要依靠兩個手段:
其壹是凝結和凝華增大。
其二是依靠雲滴的碰撞並增大。
在雨滴形成的初期,雲滴主要依靠不斷吸收雲體四周的水氣來使自己凝結和凝華。
如果雲體內的水汽能源源不斷得到供應和補充,使雲滴表面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那麽,這種凝結過程將會繼續下去,使雲滴不斷增大,成為雨滴。但有時雲內的水氣含量有限,在同壹塊雲裏,水汽往往供不應求,這樣就不可能使每個雲滴都增大為較大的雨滴,有些較小的雲滴只好歸並到較大的雲滴中去。
如果雲內出現水滴和冰晶***存的情況,那麽,這種凝結和凝華增大過程將大大加快。
當雲中的雲滴增大到壹定程度時,由於大雲滴的體積和重量不斷增加,它們在下降過程中不僅能趕上那些速度較慢的小雲滴,而且還會“吞並”更多的小雲滴而使自己壯大起來。當大雲滴越長越大,最後大到空氣再也托不住它時,便從雲中直落到地面,成為我們常見的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