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修身以寡言為貴,處事以德厚為先。”
富貴並非天定,妳是什麽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麽樣的風水。
當妳改變心態,在低谷時沈默,在困苦時柔和,在落魄時德厚,命運也就悄悄改變了。
余生只管努力,壹切自有安排。
言寡者貴
《周易》中說:“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內心越平和,言語越緩慢。
真正智慧之人,都懂得三思而言。話比腦子快,說話不假思索,只會招來禍端。
年輕時候的曾國藩,便數次栽在壹張嘴上。
他常常口無遮攔,嘲諷同窗好友不如自己,逮住機會就懟同僚,處處彰顯自己的厲害。
結果把人得罪了壹遍,還不自知。
直到壹天,在朝堂上,面對新登基的鹹豐帝,他脫口指責:“小事精明,大事糊塗,徒尚文飾,不求實際。”
鹹豐帝聽聞,怒不可遏,要治罪於他,幸得其他大學士苦苦求情,才免於獲罪。
經此壹劫的他,幡然醒悟,便立下了“做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之說,警醒自己時刻謹記,舉止要穩,說話要慢。
自此以後,曾國藩說話就特別慎重。
據史料記載,之後曾國藩說話,壹定是別人說完之後他再說,而且他說壹句,妳得準備好十句,否則就會冷場。
正因如此,他才能夠成為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極少數人之壹。
柏拉圖說:“聰明的人說話,是因為有話要說;愚蠢的人說話,則是因為想說。”
智者,用腦子說話;愚者,用嘴巴說話。
開口之前,慢三分,保持大腦清明,捋順思路,從而避免說出不理智、讓自己後悔的話。
中華第壹望族”瑯琊王氏,歷經朝代更叠,綿延數千年,造就壹門三聖,三十五個宰相的奇跡。
在其流傳於世的家訓中,第壹條就是:言宜慢。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守住口,就是守住福氣。
所有靠譜的人,都有這兩個特征:言緩,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