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中國第壹代名模

中國第壹代名模

/u/49921fb5010009v9

第壹代模特在哪裏

文/王慧蘭 陳潔瑾

提起時裝模特,人們總是會想起光鮮的T臺秀,想起穿得越來越少的頂級模特大賽,想起陳娟紅、謝東娜、馬艷麗這些名字。可是在28年前,當滿大街都是藍白灰的海洋時,有誰能想到今天這個繁榮的模特行業呢?

樸樹在《那些花兒》裏委婉地唱道:那些年輕的女孩,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裏呀?這讓我們想起了28年前的那些模特們。徐萍、柴瑾、史鳳梅、裘麗萍、侯林寶、管勝雄……正是這些已經讓人淡忘的紡織廠工人,成立了中國第壹支時裝模特隊,從而構建了這個新的行業。這些曾經聚焦在鎂光燈下、走在T型臺上的年輕人,如今過著怎樣的生活? 是如昨日般的五彩斑斕,還是淡出T臺後的返璞歸真?帶著遐想,我們特意找到了其中的幾位,聽他們講講過去和現在的故事。

第壹批模特只講感覺不講三圍

1979年,當時18歲的柴瑾高考失利,被分配到了上海襯衫廠工作,她的心裏很難過,不知道是否還能實現做時裝設計師的夢想。雖然母親為她報名上了夜校,學習會計,希望她掌握壹技之長,將來有份穩定的工作。她聽了母親的安排,可心裏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當然,那時的她還不知道在中國時裝界正發生著壹件具有突破性意義的大事。1979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二年,上海傳來了壹個消息,法國的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要到上海進行時裝表演。可以說正是這次演出改變了柴瑾生活的道路,當然也改變了另外18個年輕人的命運。

當時對觀看皮爾·卡丹時裝表演的人有三個規定,壹個是專業對口,第二個規定就是要記錄姓名,第三是票子不得轉讓,可見這表演有多難得壹見,並不是誰想看就能看到的。當上海的時裝設計師看到壹件件時裝在活生生的模特身上生動地展現的時候,他們被震撼了。他們才意識到以前把衣服穿在衣架子上展示是多麽死板,壹旦這些衣服被模特穿上身,才顯得生動、形象起來,才真正顯現出衣服的美感來。上海服裝公司壹些領導也看了這場演出,演出結束後,他們萌發了也組建壹支時裝模特隊的想法。後來跟紡織局的領導匯報後,得到了批準。但是對於模特這個詞,上級領導還是有意見,覺得模特是外國的稱呼,有點低級趣味,所以就改名叫時裝表演演員。有了這個初步的構想後,時裝表演隊開始選人了。從哪裏選呢?上海服裝公司下屬有80多個工廠,直接從廠裏挑選最方便。於是,中國的第壹支時裝模特隊,確切地說是第壹支時裝表演隊,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怎樣挑選時裝表演的演員呢?現在人人都知道選拔壹個模特的要求能列出詳細的壹大竄,從身高、體重、三圍,到腿長、背闊等等,壹系列苛刻的要求讓人覺得模特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職業。可在那時,在中國還沒有聽說哪裏有時裝表演隊,上海時裝公司的這支時裝表演隊可謂開了先河。既然是中國開天辟地的第壹支,自然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照,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學習,從組建時裝表演隊的領導到特地從上海戲劇學院請來的形體老師,他們都是模糊的,他們都不知道時裝表演是什麽,他們只有借鑒國外的經驗,自己慢慢摸索。他們知道國外模特人都很高,人高穿衣服才漂亮,可多高才算高?以前服裝廠做出的樣衣都有固定的尺寸,三圍、衣長、袖長等等,難道要按樣衣的尺寸選演員嗎?那樣似乎太難了,怕是找不到能符合各項標準的。最後,領隊徐文淵和幾個領導商量決定,只要挑身材高挑的,模樣盡可能漂亮些的,就算符合標準。在當時,身高有164、165公分就算是高的了。所以在沒有具體標準的情況下,第壹支時裝表演隊的隊員都是靠領導目測挑選出來的。

當時選演員還有壹個特點,就是領導主動去找,而不是演員自己主動應聘。畢竟時裝表演在當時還是新生事物,並不是每個人的思想都能接受的,尤其是要做第壹個吃螃蟹的人,還要將它作為職業。所以領導們只是在暗中挑選,到各個廠,各個車間裏去挑,並沒有做大肆的宣傳。被選中的人,領導首先要問他自己是否能接受,其次還要考慮他家裏人是否同意。

當時,柴瑾剛剛上班兩個月,壹天忽然有人通知她去廠長辦公室。她覺得很奇怪,自己才剛進廠,廠長怎麽會找她呢?柴瑾身高171公分,人瘦瘦的,長得又漂亮,廠長跟她說了時裝表演隊的事,問她是否願意參加。柴瑾聽說參加時裝表演,以後還有機會學習服裝剪裁設計,就壹口答應了,雖然她知道思想保守的父母可能會反對她拋頭露面,在那麽多人面前走來走去地表演。父母覺得,女孩子應該找份安定點的工作。她只好回家先跟兩個哥哥說了,好在哥哥們都很支持她,讓她去嘗試壹下。後來父親也知道了,因為父親是輕工業局的,知道這支時裝表演隊的意義,所以雖有些不樂意,也不好多說什麽。母親知道她參加時裝表演隊,那是幾年後的事情了。她每天照常出門上班,其實是去時裝表演隊參加訓練,有時晚上有演出,她就說去讀書,就這樣瞞了母親很久。

時裝表演隊的其他隊員都是像柴瑾這樣被選進去的。有些人曾經也做過思想鬥爭,家裏也有過反對意見,但壹來這份工作是壹種新的嘗試,二來這也是組織的工作安排,所以最終也就參加了。但確實也有因為父母反對,被選中而沒有參加時裝表演隊的。

登峰造極時的淡出

因為他們是中國的第壹支時裝表演隊,所以註定了他們的特殊,但他們原本又都是普通的工人。身高在現在看來很普通,離做模特的要求根本還差壹大截,身材也不算標準,可他們卻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譽,當然他們也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每天踩著高跟鞋練形體,為了苗條些還要控制飲食。那時,社會上可不流行減肥,如果不是為了這份工作,他們大可不必受這份罪。在公司內部的壹次次演出,他們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掌聲,雖然也曾引來不少的非議和不解。

在上海友誼會堂(如今的上海展覽中心)演出的時候,有壹件露肩膀的服裝,當時哪個演員也不肯穿。那件衣服其實在現在看來還算是很保守的,它整個壹身是裹在身上的,就是壹只臂膀露在外面,後面有壹根飄帶拖在地下走的。後來這件衣服安排給隊裏的徐萍穿了,因為徐萍算是思想比較開放的。但是演出這天,徐萍送了兩張票子給父母。當父親知道女兒今天要穿壹件暴露的衣服出場,當即就吵到了後臺,怎麽也不肯讓女兒穿這衣服出去。父親也有理,他覺得今天露胳膊,明天就可以露大腿,如果這樣子的話,女兒不就學壞了?今後怎麽在社會上做人呢?徐萍只好跟指導老師商量,最後老師想了個辦法,把拖在地上的帶子纏到徐萍的肩上,這才平息了這場風波。可見當時的人,思想還是非常純樸的,對於時裝表演的評論還是有褒有貶的。可是直到1983年壹次特殊的演出,讓這支時裝表演隊成了萬眾追捧的焦點。

柴瑾也是這時才不得不把自己參加時裝表演隊的事情告訴母親的,因為這次他們要去北京演出,第壹次出家門,她沒法再瞞母親了。作為黨員的母親雖然還是希望女兒能做會計,但這次演出意義重大,所以也只好同意了。

1983年的夏天,時裝表演隊被邀請到中南海小禮堂演出了兩場,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壹次,也是唯壹的壹次時裝表演走進中南海。這次演出使得這第壹代的時裝表演隊具有了劃時代的意義。人民日報上刊登了《新穎的時裝,精彩的表演》壹文介紹他們的演出。後來,根據第壹支時裝表演隊的故事還拍攝了壹部電影《黑蜻蜓》。中國第壹支時裝表演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譽。

進中南海表演是第壹代模特最輝煌的成績,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成績,他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註,關註多了,要求也提高了,也意味著他們第壹代人的使命就快結束了。

1984年後,時裝隊開始面向社會招人。很快,那些年紀更輕,身材更好,學歷更高的模特們就加入到了時裝隊中,取代了第壹代模特們的位置。其實在這以前,時裝隊也陸陸續續在調整壹些隊員,畢竟在當時有壹些人的年紀已經30歲了。公開招人以後,對第壹代隊員的沖擊就更大了,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離開了時裝隊。

曾經歷過輝煌的成績,卻又回到平凡的崗位,心理上的落差是難免的。但是這種落差並沒有我們今天想象的那麽大。因為當時當地,人們的思想就是那麽簡單。參加時裝隊是組織需要,離開時裝隊也是組織安排。在還沒有走入市場經濟的年代,模特們的收入和普通工人壹樣。“每個月就30幾塊錢,最多就是比別人多2角5分的晚餐費。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裏,模特還是壹個吃青春飯的工作,並不比國有企業的鐵飯碗好多少。”管勝雄就是在那個時候離開時裝隊的,他後來被單位派到深圳去工作,對他來說,這樣的選擇比留在模特隊更好。很多隊員也和他壹樣,組織上為他們安排了更好的工作,所以退下來對他們來說並沒有損失什麽。

有人退,自然有人進。呂紅憶就是在第壹批招聘時進入時裝隊的,她身高170cm,擁有本科學歷,還是壹個醫生。在常人眼裏,這樣好的條件去當壹個模特,真是有點不值得。但是呂紅憶就是看上了模特行業的潛力,辭職後壹心壹意投入到時裝隊。事實也證明了,她的這個選擇具有正確的前瞻性。

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人不可能以全知的角度了解全貌,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判斷和解決問題,或者漸漸看清了其中的真相,卻又事過境遷。那些離開的老隊員們,當然是料想不到時裝隊日後的發展。

徐萍和柴瑾是隊裏最年輕的兩個女孩,她們沒有離開時裝隊,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人生。1984年,時裝隊出訪香港,緊隨著又去了日本、美國、歐洲,這樣的際遇在當時來說是難能可貴的。模特們用的化妝品再也不是國產的,而是世界頂級品牌的;收入也不再是以前的幾十塊,而是幾千,甚至幾萬。徐萍回憶說:“到香港時,霍英東先生特別喜歡我們,送的金卡就是上萬塊。”當時壹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只有幾十塊,而徐萍已經是個幾萬元戶了,人家都叫她小富婆。

走的地方多了,眼界自然也不同了。在香港時,徐萍在霍英東媳婦朱玲玲的陪同下燙了壹個大波浪發型,回家後她的父母看了嚇得不輕,再三叮囑她要收斂壹些。可是,隨著手裏的錢越來越多,跑的地方越來越多,見的老外越來越多,模特的生活閱歷已經大大超過了他們身邊的同齡人。1988年,徐萍也到了退出時裝隊的年紀,單位幫她安排了留隊任教的工作,但她就是不願意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於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她成了第壹個自動辭職的人。很快,徐萍自費去了日本打工。兩年後,她又用賺來的錢承包了上海第壹支私營時裝模特隊,轟轟烈烈地幹了壹番事業。

柴瑾的情況和徐萍差不多,1988年離開模特隊後,她選擇了自費去美國留學。起初的誌向是做壹個服裝設計師,後來在壹堂經濟學選修課上,她聽了教授講的關於買房升值的故事,就轉而學了房產專業。1995年,她在美國買了壹套自己的房子,做起了房產買賣的生意。

可以說,時裝隊讓徐萍和柴瑾看到了壹個大千世界,她們日後的生活發展與時裝隊的興起和紅火是分不開的。後來的那些第二代、第三代的模特們都受益於此,他們享受到了第壹代模特們沒有享受到的經濟利益和行業機遇。

那些花兒今何在

如今,模特已經成了時尚的代名詞。在全國範圍內,有中國模特之星大賽、華人風采模特大賽、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和國際模特精英大賽等,而各個省市以及知名企業舉辦的模特比賽更是數不勝數,許多年輕人在這裏實現自己的夢想。陳娟紅、謝東娜、馬艷麗、瞿穎……這些號稱中國最早期的時裝模特們,也都成了時尚界的大明星。回頭想想,那些真正的第壹代模特們已是悄無聲息。正如樸樹在《那些花兒》裏委婉地唱道:那些年輕的女孩,她們都老了吧,她們在哪裏呀?

為了找到28年前的那些花兒,我們費了很大的力氣。從上海服裝公司,到當年的戲劇學院老師,再到其他的同行媒體……他們的回答都是:好多年不聯系了,嫁人的嫁人了,出國的出國了,做生意的做生意了。他們不像後面的幾代模特,嫁老外,傍大款什麽的,他們也就是過著壹般人的生活。曾經如此輝煌的壹代模特們,現在卻找不到了蹤影,也沒有任何檔案記載,這多少讓人有點失望,有點無奈。終於,在兜兜轉轉了好幾個圈子後,我們見到了其中最年輕的兩位。

和徐萍見面是在壹個很簡單的咖啡館裏,她指著隔壁的壹個高檔樓盤說:“我家就住在裏面。”徐萍的老公是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制片,兩人在1995年結婚,沒有孩子,日子過得很滿足很愜意。當年在時裝隊時,徐萍就被稱為“性格演員”,為人直爽開朗,思想開放,敢作敢為,這20多年來,她的性格始終沒有改變。她說不生孩子就是擔心身材走樣,擔心操心太多過早變老,這個決定在結婚前就和丈夫說好了。離開時裝隊後,她不習慣朝九晚五地上班,所以壹直自己做老板,涉足過的行業很多。這兩年和朋友壹起合作,經營著壹家外貿公司,生意還不錯。歲月在她身上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她的身材仍然纖瘦,觀念仍然前衛。她保留著每天用世界頂級化妝品的習慣,也喜歡像年輕人壹樣去衡山路的酒吧喝酒。

約到柴瑾也是純屬偶然,因為別人都說她嫁到了美國,早就不在上海了。沒想到我們試著撥電話竟然通了。柴瑾的生活過得很休閑,生活在美國的她,現在常常來上海度假。問她在美國每天都幹些什麽,她笑著說:“去海邊騎自行車,打高爾夫球,做瑜迦……”保持身材,保持健康成了她日常的工作內容。不過在采訪之前,她就說明自己只說關於時裝隊的事,不說個人的事情。問她手上的戒指是不是代表已婚,先生是做什麽的,她只是微笑地說:“戒指是亂戴的,不代表任何意思。”柴瑾在美國有好幾處房產,前些年又在上海置業,現在就做房產生意。

對於我們來說,第壹代模特是神秘低調的。他們中的很多人都遠離了這個行業,平靜地生活著。聯系到他們本身就是壹件很困難的事;聯系到後,他們不願意面對媒體的鏡頭,是壹件更讓我們為難的事。

老人們常說:各人有各人的福氣。確實,第壹代模特中沒有成腕成明星的,也沒有嫁老外傍大款的,人到中年,他們有的身材發福了,有的退休了……享受不到什麽榮耀,也沒有多少金錢,但是他們依然***同享有20多年前的那份榮耀,那份回憶。

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徐萍說隊員們之間會不定期地在壹起聚會,去年他們還壹起為當時的形體老師鄔臻清辦了80歲的大壽。他們常常在壹起說說當年的那些事情,懷念過去那段既可笑、又可愛的經歷。如今,那些花兒散落在天涯,但是情誼常在。

/history/11.19/1980.htm

1979年,國際時裝大師皮爾·卡丹先生率領法國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行時裝表演。“時裝模特”的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國。

1980年,中國第壹支時裝表演隊——上海時裝表演隊成立。“時裝模特”在中國誕生。

1986年,中國模特石凱以私人身份參加第六屆國際模特大賽並獲特別獎,這是中國人第壹次出現在國際模特大賽中。

1987年9月,中國時裝表演隊第壹次走出國門,參加了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國際時裝節,轟動世界時裝界。

1988年8月26日,北京廣告公司時裝模特隊的彭莉,在意大利舉行的“1988年今日新模特國際大獎賽”中奪魁,首次為中國獲得了國際模特大賽的冠軍。

1989年秋,上海舉行了“中國迅達杯時裝模特大賽”,這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模特比賽。

1995年,第四屆中國超級模特大賽冠軍謝東娜榮獲“世界超級模特”稱號,這表明中國模特的水平已得到世界承認。

1996年,紡織總會和勞動部聯合頒發《服裝模特職業技能標準(試行)》。服裝模特成為國家正式承認的壹種職業。

1998年7月,“新絲路精英模特大賽”在北京舉行,嶽梅奪冠。

1998年9月,嶽梅闖入“1998世界精英模特大賽”前15名。

1999年5月,“世界男模特大賽”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胡東代表中國男模特參加比賽,闖入“十強”並獲“最佳表演獎”。

1999年7月,全國16家模特經紀公司聯合發起並組織簽署了《中國模特經紀人北京協定》,提出“模特資源***享”的經濟合作意向,“模特經紀人”浮出水面。

2002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進行的“世界模特小姐大賽”總決賽上,中國選手閻巍從來自世界40個國家的模特選手中脫穎而出,獲得大賽總冠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