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的拼音:[tì dāo]。
解釋:人類創造的工具之壹,工作時壹般以刮為主要的運動方式,具體就是刀刃以平移為主要的運動方向,區別於切割刀具。主要指兩種工具,壹類是日常維護個人衛生用的剃刀,壹般用來清理男性胡須,女性腋窩和腿毛,還有頭發。另壹類是機械加工制造中的刀具,如滾齒機剃刀等。
在很多文明的青銅時代,剃刀就已經被發現存在,有些是由青銅或黑曜石為材質,壹般做成橢圓形,可以剃動物的毛發,大概是獸皮衣服的壹個程序中必要的工具,當然,具體用途只是猜測。
引申:由於,剃刀的運動方式是平移,所以,對刀刃的要求相當高,所以,剃刀在過去的年代裏,被引申出了類似圖騰代表的含義,甚至有以剃刀為名來命名經濟法則。
剃刀法則:壹種用經濟法來規範和精練思想的方法論,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奧卡姆剃刀原理可以歸結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今天,奧卡姆剃刀常用於兩種假說的取舍上:如果對於同壹現象有兩種不同的假說,我們應當采用比較簡單易行的那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