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很多家長都松了壹口氣:終於能把家裏的混世魔王送走,讓自己解脫壹陣子了。
而在此之前的兩個多月裏,很多家長想獲得片刻的自由,都會選擇將娃“寄存”到壹個安全的地方——新華書店。
?
暑假家長帶孩子到新華書店讀書
小巴小時候也沒少被“寄存”過,不過在新華書店還是很開心的,有書看,又涼快,小夥伴又多,還能接觸到新奇的文(wán)具。
?
不過說來也怪,大家在新華書店泡了兩個月,真正買書的人卻沒多少,就算買也不會買許多。
?
久而久之,很多人心頭就埋下了壹個疑問: 新華書店空調免費,看起來也沒多少生意,很多顧客還只看不買,為什麽開了這麽多年都沒倒閉?
?
今天,小巴就和大家來侃侃這個話題。
?
?
?
在很多人眼中,新華書店是壹間間零售圖書的門店。但實際上,新華書店是壹張銷售網絡。
?
如今的新華書店,從屬性上看是企業,但它脫胎於事業單位。 在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每解放壹座城市,都會首先開辦四大單位:
?
?
這意味著新華書店很早便擁有了可以覆蓋全國的供應鏈。不要小瞧這壹點,莫說改革開放之前,就是改革開放之後,能有此實力的企業也並不多。
1939年9月,延安北門外門市部開業毛澤東為新華書店題詞(圖源:紀錄片《新華書店》)
有這麽壹張覆蓋全國的大網,新華書店便很自然地在全國圖書發行生意中占據主導地位,在整個圖書產業鏈中擁有非常強的話語權。
?
假設某出版社出版了壹版《三國演義》,定價50元,印制了10萬冊,想在新華書店銷售,進貨價格能談到多少呢?
?
大約是定價的六折,即新華書店以30元的價格購入,再完全按照定價銷售,每賣出壹本,就能賺20元,毛利率達到40%。
?
那麽,如果這本書不受市場歡迎,只賣出1萬冊怎麽辦?新華書店不就虧了嗎?
?
答案是:沒賣完的9萬冊,新華書店按進貨價退給出版社——這叫做 寄銷制。 而且,新華書店甚至不用先給錢再拿貨,而是先拿貨去賣,過兩三個月才結算壹次,看看這個周期內賣了多少冊,按銷量來付錢。
?
這種結算制度,使得銷售方(新華書店)完全擺脫了庫存風險,反而讓生產方(出版社)壓力陡增,放在其他行業幾乎不可想象,但圖書行業有其獨特之處:
?
◎ ?壹是圖書沒有保質期,理論上新華書店退還給出版社的書,還是出廠時的那本書,並沒有變成二手書;
?
◎ ?二是新華書店的渠道地位太強勢,絕大多數圖書想要大規模地售賣,忽視新華書店都是不可能的。
?
?
?
有人會說,市場上也不只有新華書店這壹個渠道,現在網絡渠道那麽發達,誰還願意去線下買原價圖書啊?就算新華書店沒有庫存風險,店鋪運營費用呢?人員工資呢?銷量不行的話,還怎麽維持下去?
?
這些問題的答案,仍然藏在新華書店的歷史中。
?
因為新華書店原先是事業單位,又關乎國家穩定,所以它的門店建設屬於公***基礎設施建設,都位於城市的核心地段。幾十年來,這些門店中的大多數都還壹直保留著。
?
小縣城自不必提,即使是寸土寸金的大城市,也不例外。北京王府井、上海人民廣場、南京新街口、杭州延安路……都有新華書店的身影,而且全是自有產權。
?
1951年,王府井新華書店門前排隊買書的人
也就是說, 對新華書店而言,運營成本中占比最重的店鋪租金為0,甚至為負。
?
舉個例子,在南京湖南路鳳凰書城有壹家星巴克,與書城的入口毗鄰。看起來,大家都是打開門做生意,妳賣書,我賣咖啡,單價也半斤八兩。但書城是收租的,星巴克是交租的。
?
果然,人世間的悲歡並不相通。
?
所以,在大城市,就算顧客們全都壹毛不拔,只想著來免費看書蹭空調,新華書店也不會虧錢。
?
?
?
在壹些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新華書店很難通過賣書獲得足夠的盈利,租金收入也沒有多少,但這會影響當地新華書店的正常運轉嗎?
?
仍然不會, 因為新華書店還有非常重要的壹項收入——義務教育階段的教材教輔發行。
?
在過去,教材教輔的發行業務都是由新華書店承包的。後來,雖然國家放開了行業的準入,允許民營書商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進入這壹市場,增加壹點競爭,但是新華書店的龍頭地位早就難以撼動了。
?
四川省的新華書店,是A股上市公司新華文軒的子公司。從它的公開財報裏,我們可以看到教材教輔的發行業務比重有多高。
除了數量上的差異,還有毛利率上的差異。
?
2020財年,新華文軒教材教輔發行業務的毛利率為41.55%,與之相比,零售業務的毛利率為33.87%,互聯網銷售業務的毛利率更是只有13.34%。
?
這當然不是因為教輔教材比壹般圖書更貴——實際上,中國教輔教材的價格壹直以廉價著稱——而是因為, 這項業務的投入產出比很高。
?
教材開學直接送到學校,學校還能幫忙收錢、分發,教輔也不怎麽需要打廣告找顧客,顧客自己會找上門來,而且通常都是開學沒幾天就賣得差不多了,對庫存空間的占用很小。
?
新華書店教材倉庫工作人員在分類整理教材
因此,有股民評價,這項業務就是在“撿錢”。
?
?
?
在產業鏈中有強勢的話語權,在黃金地段有自有產權鋪面,還牢牢掌控著旱澇保收的業務,這三大特性,讓新華書店有了穩賺不賠的底氣。 即使面對當當網等互聯網書商的價格戰沖擊,其營收也穩如泰山。
?
不過,太為優渥的條件也誕生了新的問題。
?
前幾年,壹些地方的新華書店管理者發現:
?
於是,有些地方的新華書店還真就這麽幹了。小壹點的門店關張,大壹些的門店只保留壹小塊區域賣書,其余區域出租。
?
北京某新華書店進門處的吧臺
這種行為很快受到了主管部門的斥止:
?
而且,就算 僅從市場的角度考慮,不開書店轉做“包租婆”也是不明智的。個中道理,要在民營書店身上尋找。
?
言幾又、方所、鐘書閣、西西弗、單向空間等民營書店,近年來不斷擴張,如今想找到壹個沒開書店的購物中心,已然非常困難。是這些書店的書賣得夠貴,利潤能覆蓋昂貴的商場租金?
?
當然不可能。真實情況是,購物中心為了吸引書店入駐,提供了定向的扶持政策,據媒體報道,在北京的成熟商業地產項目中,書店的租金只有同樓層餐飲類租戶的三分之壹。購物中心看中的,是書店的文化氣質以及它能帶來的人氣。
?
最典型的例子,是廣州太古匯的方所書店。在方所書店開張以前,壹般民眾認為太古匯裏賣的都是奢侈品,太“高大上”,不想親近。而在方所開張以後,太古匯的客流量每年都有所增加,壹度還成為了廣州市的網紅打卡點,沒去過方所都不能說自己去過廣州。
?
廣州方所書店人流爆滿
這便是書店的價值所在,也是新華書店值得思考的地方。
?
過去,新華書店是與圖書綁定,用圖書照亮了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如今,新華書店必須要跟上時代的變遷,轉向與閱讀和文化綁定。
?
值得謹記的是,這條轉變之路並不輕松簡單。舊時代輝煌過的企業,想要適應新時代,在人才儲備、管理經驗等方面,都有相當多的挑戰。
?
值得欣慰的是,壹些地方的新華書店已經有所進步。不是說壹定要像民營書店那樣,修葺壹新,成為網紅地標,而是說要想辦法融入人們的生活方式。
?
有時候,哪怕只是設置壹塊閱讀區,提供幾把椅子,也壹樣能讓人感受到書店的溫度與文化。
?
文:巴九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