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中國自強不息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中國自強不息的名人事例有哪些?

中國自強不息的名人事例

1、華羅庚

華羅庚中學畢業後,因交不起學費被迫失學。回到家鄉,壹面幫父親幹活,壹面繼續頑強地讀書自學。不久,又身染傷寒,病勢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後,卻留下了終身的殘疾左腿的關節變形,瘸了。當時,他只有19歲,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絕望的日子裏,他想起了雙腿後著兵法的孫臏。

青年華羅庚就是這樣頑強地和命運抗爭。白天,他拖著病腿,忍著關節劇烈的疼痛,拄著拐杖壹顛壹顛地幹活,晚上,他油燈下自學到深夜。1930年,他的論文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這篇論文驚動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以後,清華大學聘請華羅庚當了助理員。

在名家雲集的清華園,華羅庚壹邊做助理員的工作,壹邊在數學系旁聽,還用四年時間自學了英文、德文、法文、發表了十篇論文。他25歲時,已是蜚聲國際的青年學者了。

2、陳平

陳平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壹再羞辱,隱忍不發。

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壹老者,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壹番霸業。

3、司馬遷

司馬遷從小受父親的影響,熱愛歷史,廣泛積累資料,受父親臨終囑托,開始研讀整理資料,誰知壹場飛來橫禍使他入獄受酷刑,慘遭宮刑,但他克制自己,憤憤不平地寫作,用盡壹生心血,終於完成史書。

4、範仲淹

範仲淹幼時家貧,沒有飯吃,只能喝粥,冬天煮好粥,讓它結冰,再用刀切成壹小塊壹小塊,每天只能吃壹塊,他朋友知道後,給他送來吃的,他就隨食物腐壞,也不碰,他跟朋友說不能讓自己學會享受,最後終於有所作為。

5、張海迪

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癱。她因此沒進過學校,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知識,她先後自學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專業課程。張海迪十五歲時隨父母下放聊城莘縣壹個貧窮的小村子,但她沒有懼怕艱苦的生活,而是以樂觀向上的精神奉獻自己的青春。

在那裏她給村裏小學的孩子們教書,並且克服種種困難學習醫學知識,熱心地為鄉親們針灸治病。在莘縣期間她無償地為人們治病壹萬多人次,受到人們的熱情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