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年級關於“嘗”的組詞,詳細介紹如下:
1、品嘗:漢語詞語,意思是原指遍嘗各種食物,後引申為辨別品評。《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授祭,品嘗食,王乃食。鄭玄註,品者,每物皆嘗之。《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二載》尚食進食,上肅宗 品嘗而薦之。胡三省註,品品必嘗而後進。
2、淺嘗輒止:漢語成語,意思是略微嘗試壹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鉆研,又指博而不精。做事情不能淺嘗輒止,要持之以恒,這樣才能成功。
3、臥薪嘗膽:是壹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西漢時期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該成語原意指越王勾踐戰敗後以柴草臥鋪,並經常舔嘗苦膽,以時時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難的故事,後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在句中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4、何嘗:亦作“ 何甞 ”,亦作“ 何常 ”。釋義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未曾或並不。語出《史記日者列傳》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興何嘗不以蔔筮決於天命哉。
5、未嘗:未曾,不曾。用於否定詞前,構成雙重否定,使語氣委婉,猶沒有。用於否定詞前,構成雙重否定,使語氣委婉。猶並非,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