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意思是:孔子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壹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形容時間像流水壹樣不停地流逝,壹去不復返,感慨人生世事變化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寓意光陰似流水壹樣壹去不回,要倍加珍惜。

這句話出自春秋孔子弟子所著《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壹樣啊,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擴展資料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思想觀點,蘊含了我國上千年傳統文化的精髓,雖然其中有很多封建時代的迂腐思想,但也有無數古今通用的人生智慧。

《論語·子罕》本篇***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子罕篇》裏著名的文句有:

1、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

原文: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孔子說:“出外便侍公卿,人門便侍奉父兄,有喪事,不敢不勉力去辦,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其中,“出則事公卿”,是指為國盡忠;“入則事父兄”,是指為長輩盡孝。忠與孝是孔子特別強調的兩個道德規範,它是對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這方面的身體力行者。

2、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譯文: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麽就知道後壹代不如前壹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歲時還默默無聞,那他就沒有什麽可以敬畏的了,他就值不得懼怕了。”

也就是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壹代更比壹代強”。社會在發展,人類在前進,後代壹定會超過前人。後生之所以可畏,原因在於年輕人擁有無限可能。年輕人敢想,敢幹,頭腦靈活,思維活躍,什麽事都想試,什麽事都想闖。年輕人是社會前進的永恒動力,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誌也。

原文: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首領可以被改變,但是男子漢(有誌氣的人)的誌向是不能被改變的。”

這句話強調了人格的高貴,誌向的尊嚴。同時,這也是孔子通過對人的內在誌節的肯定,間接肯定了人的價值。

“三軍奪帥”是壹件極其艱難的事情,但比這更難的的是奪人之誌。孔子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奪帥”是可以靠夕蔔力完成的,而“奪匹夫之誌”絕非外力能夠實現的。在此處,孔子巧妙地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肯定了人的尊嚴,將堅定的誌向對於人生的意義和作用進行了闡述,同時也在告誡人們人格的尊嚴要比生命更加可貴。

壹個人能不能堅守住自己的誌向,完全在於自己,成也由己,敗也由己。雖然壹個人的性命可能隨時都會丟掉,但其思想卻是很難被外力所改變。例如,元世祖在率兵攻打南宋之時,可以說是殺人無數。在俘虜了文天祥以後,雖然花了三年的時間,嘗盡了各種辦法,卻拿文天祥毫無辦法。最終,元世祖只能又愛又恨地將其殺掉。面對強權,臨節不變,這就是匹夫不可奪誌的表現。

百度百科--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