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對聯網

對聯網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壹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壹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壹,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的壹月壹日稱為元旦,把農歷的壹月壹日叫春節。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即陰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古書中,這壹天稱為“上元”,其夜稱“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這壹名稱壹直沿用至今。由於元宵有張燈、看燈的習俗,民間又習稱為“燈節”。此外還有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風俗。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系,每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之中第壹個月滿之夜,這壹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漢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後來古人把正月十五稱“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最遲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後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久不衰。) 四月五日:清明節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陰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壹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 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 (陰歷八月十五日,這壹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征,要備上各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

端午節是中國的壹個傳統節日,古代有很多描寫端午節的詩詞,現精選壹些供朋友欣賞: 詩 五月五日 [宋] 梅堯臣 屈氏已沈死, 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 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 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壹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世間。 已酉端午 [明] 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 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 無酒淵明亦獨醒。 午日觀競渡 [明] 邊貢 ***駭群龍水上遊, 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 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 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 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 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 舟楫何勞吊屈來 。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 [唐]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渡歌(節錄) [唐]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秋的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節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圓時愈明。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 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靜觀萬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時,最好秋光何況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壹聲吹裂……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 · 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長橋見月圓。漸上遠煙浮草際,忽依高閣墮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寧》 · 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裏,風急輕帆燕壹行。--張煌言《舟次中秋》我給妳燈謎吧 謎面爆竹聲中辭舊歲 謎目紅樓夢人名壹 謎底迎春 謎面春節來客 謎目電影片名壹 卷簾 謎底人到中年 謎面環宇都道春節來 謎目

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中秋節詩詞選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壹輪滿,長伴雲衢千裏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壹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太常引》

(宋)辛棄疾

壹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

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臺灣民謠: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鄉秋憶月,異國夜驚潮。

手未攀丹桂,以猶卷緣蕉;登樓悲作賦,西望海天遙。

《月夜思鄉》

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籟無聲自嘯歌;

何處關山家萬裏,夜來棖觸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沈,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睡眼朦朧,

恍若夢中;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關於端午的詩詞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節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壹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簫管樂中秋。

地得清秋壹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壹曲笙歌春似海;

千門燈火夜如年。

壹簾春色門垂柳;

萬斛珠光地湧蓮。

九華燈炬雲中掛;

五彩鰲山海上移。

三五星橋連月闕;

萬千燈火徹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裏;

十二都城錦繡中。

萬戶春燈報元夜;

壹天瑞雪兆豐年。

萬戶管弦歌盛世;

滿天焰火耀春光。

萬裏陽和春有腳;

壹年光景月當頭。

萬家燈火同秋月;

大地光明不夜天。

萬裏河山鋪錦繡;

滿城笙管樂太平。

及時大放光明夜;

與物同遊浩蕩天。

飛龍舞鳳成夜市;

擊鼓踏歌皆春聲。

天空明月三千界;

人醉春風十二樓。

天空明月壹輪滿;

人醉春風萬裏明。

中天皓月明世界;

遍地笙歌樂團圓。

五夜星橋連月殿;

六街燈火步天臺。

火樹光騰城不夜;

銀花焰吐景長春。

火樹銀花家家曉;

淑氣鴻禧處處春。

光騰月殿流蟾魄;

花燦星橋吐鳳文。

鳳盤雙闕壺天外;

鰲駕三山陸海中。

鳳舒五彩龍銜燭;

鰲駕三山蜃結樓。

玉燭長調千門樂;

花燈遍照萬戶明。

玉宇無塵壹輪月;

銀花有艷萬點燈。

玉宇無塵千頃碧;

銀花有焰萬家春。

匝地樓臺春富貴;

喧天歌舞夜風流。

樂同萬戶金吾馳;

夜是三元玉漏停。

華燈燦爛逢盛世;

鑼鼓鏗鏘頌豐年。

燈火交輝元夜裏;

笙歌簇擁月明中。

燈同月色連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開。

輪影暫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金市燈光遊子月;

珠簾香襲美人風。

明燭送來千樹玉;

彩雲移下壹天星。

明月皎皎千門秀;

華燈盞盞萬戶春。

銀花火樹開佳節;

紫氣丹光擁玉臺。

雪月梅柳開春景;

花燈龍鼓鬧元宵。

笙歌聲拂長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氣鴻喜家家樂;

彩燈春花處處新。

寒笳送走人間臘;

曉角吹回雪裏春。

晴空壹鏡懸明月;

夜市千燈照碧雲。

街頭燈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賞月極樂繁華地;

秉燈同遊不夜天。

溶溶月色連燈市;

靄靄春色滿夜城。

蜃樓海市落星雨;

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

野花啼鳥壹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

踏歌擊鼓助春聲。

耀眼宏圖燈映月;

動人春色畫中詩。

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壹輪皓月,玉宇無塵。

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笙歌壹曲,盛世元音。

明月壹輪,天開清淑;

春燈萬盞,人樂太平。

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遠景近景,良宵美景;

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千門掛紅燈,燈火迎佳節;

萬樹綻銀花,花團鬧元宵。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花樹並茂,賀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燈,天上銀河失色;

聽來簫鼓,人間茅屋生春。

夠用吧,別忘了采納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