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各地土匪的別稱是什麽

各地土匪的別稱是什麽

東北的土匪稱為胡子,山東的土匪稱為響馬,西北的土匪稱為馬匪,西南的土匪稱為山賊,湖北的土匪稱為湖匪。

東北土匪叫胡子與地緣有關,東北的土匪多聚藏在深山老林,為的是防止政府和地方武裝清剿,隔段時間出來打家劫舍壹番,然後又在老巢揮霍,時間壹長胡子長得長了,又沒有時間打理,自然就都長著亂糟糟的長胡子,所以當地人壹看這種長相的人就是土匪,時間壹長,“胡子”就成了土匪的別稱了。

還有種說法是來源於漢人對北方夷族的稱呼——“胡兒”,夷族常越界南侵擄掠,後來便將夷族強盜稱為“胡子”;也有說盜匪搶劫時戴面具掛紅胡須以遮耳目;還有說,俄國老毛子經常越過邊界燒殺搶掠,俄國人常留大胡子,久而久之,東北的土匪也就跟著被叫成了胡子。

而山東叫響馬,壹說自東漢以後,山東的土匪在馬脖子上掛滿鈴鐺,馬跑起來,鈴鐺很響,故稱土匪為響馬;還有種說法認為他們在行動前習慣先放響箭示警 常騎馬來去 故稱響馬。山東歷史上多次農民大起義,也有人把響馬稱為英雄好漢的代名詞。其實,許多響馬隊伍不是土匪,而是農民起義軍。

擴展資料:

土匪的故居:

民國時期全國各地鬧土匪,他們給人們的認知壹般是無組織無紀律,無惡不作,無法無天。其實,民國土匪之所以屢剿不滅正是因為他們有組織有紀律。

據土匪問題研究專家何西亞的考察,絕大部分的土匪無外乎遵守著“四盟約”,“八賞規”,“八斬條”等紀律,由於這些紀律的約束,土匪們的行為也檢點了很多,也使他們能夠更長久的生存下去。

所謂“四盟約”,這與洪門有關,土匪與幫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四盟約是土匪們根據洪門的“三十六誓言”進行精簡的傑作,其中包括嚴守秘密、謹守紀律、患難與***、與山***休,這四點也同樣是天地會的壹些內部規範。

《中國盜匪問題之研究》記載,最通用於民國土匪中的紀律是“八賞規”與“八斬條”,其中八賞規包括忠於山務者賞、拒敵官兵者賞、出馬最多者賞、擴張山務者賞、刺探敵情者賞、領人最多者賞、奮勇爭先者賞、同心協力者賞。

八斬條包括泄露秘密者斬、抗令不遵者斬、臨陣脫逃者斬、私通奸細者斬、引水帶線者斬、吞沒水頭者斬、欺侮同類者斬、調戲婦女者斬。

除了以上規範,各地的土匪的紀律也各不相同,河南土匪王天縱有“三禁止”,其中包括禁止奸淫婦女、禁止在特定地盤搶劫以及禁止私吞公***財產。江漢平原壹帶的土匪有“四不準”,其中包括不拘捕(也就是不要和官府火拼)、不采花、不出賣江湖、不吃水。

不吃水是土匪的行話,與王天縱的禁止私吞公***財產意思差不多,江漢的土匪每次出去搶劫不準攜帶錢款,搶劫回來後會被搜身,他們把所有搶到的錢交給頭領,然後論功行賞,紀律嚴明。

《湘西土匪瞿伯階股內幕紀實》中記載,湘西巨匪瞿伯階為匪整整20年未被剿滅,就是因為在他的隊伍中有三條簡單的紀律,壹是不要得罪沒錢的人,二是不要強奸婦女,三十不要牽別人家的耕牛,三條紀律看上去簡單,但其中深意我想網友們自然能夠領悟得到。

值得壹提的是,幾乎所有土匪們都有壹條不能采花的約束,看來,民國時期的大部分中國土匪本質還不算太壞,怎奈生在亂世無法自救才被“逼上梁山”,後來,義勇軍們將壞人趕出中國,大多數的土匪看到了生存的希望,紛紛投降,接受革命教育,走向了重新做人的陽光大道。

百度百科-土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