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文主義,從原意講,是從拉丁文“Humanue”深化而來的,又譯成“人道主義”。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主義起源於14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人文主義的思想核心是“人乃萬物之本”,主張以人作為衡量壹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義者重視人的價值,提倡個性與人權,主張個性自由,反對大主教的神權;主張享樂主義,反對禁欲主義;提倡科學和文化,反對迷信。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否定人性,否定現實,認為人生來就有罪。人文主義者認為主宰世界的不是上帝,而是人。天堂不在來世,而在現世。現在,人文主義已泛化成——種強調人的作用、地位的世界觀或意識形態。
人文主義自14世紀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興起以後,壹直是西方思想史發展的壹條主線,比如馬克斯·韋伯,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人文主義社會學的代表人物之壹。韋伯承認西方資本主義壹直依賴於技術因素,同時,韋伯也認為某種社會精神氣質(ethos)對於資本主義精神的發展,尤其是對於它的起源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社會精神氣質,無疑是文藝復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