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正方的辯題是: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反方的辯題是: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現在辯論開始,首先由正方壹辯同學陳述己方的觀點。
開篇立論階段:
正方1辯
各位評委、來賓、對方辯友,大家好!
我們語文課本上說“現代社會是壹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但同時也是壹個更加需要合作的社會作為壹個現代人,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競爭與合作是構成人生和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兩股力量,社會生活中有競爭,更有合作。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於合作,去發揮合作和整體的力量,就能想出辦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於合作,因為誰都不可能是壹座孤鳥。日本人流行壹句話:壹個中國人可以幹得過壹個日本人,但三個中國人卻幹不過三個日本人。這話雖然是說中國人有個人競爭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於集體協作。就拿國家男排、男籃、男足等隊來說:論高度,我們比日韓隊員高得多;論集訓時間,我們也在他們之上。為什麽在壹些關鍵的比賽上,我們卻往往輸給日韓呢?重要原因之壹是他們發揮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們好。可見,無論做什麽事,對於善於合作的人來說,都可以在雙方***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
而競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使人變得更自私、更狹隘。也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因此我方認為: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更能使文明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壹辯同學,接下來請反方壹辯同學表明立場,請發言。
反方1辯對大家說:各位辯友、大家好!
現代社會,因競爭而不斷進步!更因競爭而充滿活力! 我方認為: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妳追我趕的發展競爭可使落後成為先進,社會就是遵循這種永恒的競爭法則走向現代,走向未來。對個人而言,競爭的前提是人人都有機會參與競爭,其結果必然是優勝劣汰,這就保證了社會公平;競爭的過程就是各盡其能,這又激勵了個人積極性的發揮。在這個呼喚強者的時代,競爭不僅是時代的要求,更是對人性的挑戰,讓我們直接面對這個競爭的時代吧!
對方辯友,妳們今天到這裏不就是為了跟我方競爭嗎?如果按照妳方的邏輯,我們今天在這裏辯論不就失去意義了嗎?今天的辯論就是壹場競爭,競出勝負,促使進步。謝謝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壹辯同學。比賽陳詞階段結束。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二
二、攻辯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接下來是進入第二階段——攻辯階段。我們先請正方二辯同學對己方的觀點進行補充。
正方2辯對大家說:評委、對方辯友及各位朋友:大家好!
孫中山先生說:“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以合作為原則,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可見,合作是多麽的重要。
大江南北流行的壹句話:眾人劃槳開大船。大家不會忘記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災吧!事實證明,這場特殊戰役的勝利,需要全體抗洪官兵、全國各族人民的***同努力,才能最終在我們民族的脊梁上築起壹道不倒的抗洪長城。
大家更不會忘記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候吧,正是在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同努力下,眾誌成城,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所以,這壹切的壹切,不正是證明了“合作比競爭更能使文明進步”。
由於競爭,關系冷漠,妳防著我,我防著妳,表面上和和氣氣,心底裏各自較勁兒的現象比比皆是。對方辯友,這難道不都是“競爭”惹的禍嗎?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正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二辯同學怎麽反駁。
反方2辯對大家說:大家好!
對方壹辯小橋流水,對方二辯滔滔不絕,然而無論是微波還是怒浪都沖不掉對方辯友的點點問題。對方壹辯指出競爭會使人類變得更自私更狹隘,對方二辯所列舉的種種惡性影響等,並不是競爭惹的禍,而是他自己不健康的心理導致的。
我們的祖先早就告訴我們了,競爭,才能文明,才能進步 “物競天澤,適者生存”。競爭有利於社會造就、發現、擇優使用人才。正如列寧所說:“競爭在相當廣闊的範圍內培植進取心、毅力和大膽首創精神。”競爭乃社會進步之母。
讓我們投入競爭的社會,做個強者吧。最後請問對方辯友,妳們這麽反對競爭,是不是說明妳們心裏其實害怕競爭呢?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二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請正方三辯同學發言。
正方3辯對大家說:主席、各位評委及對方辯友,大家好!
反方壹辯提到:今天的辯論是壹種競爭,反方二辯又提到:競爭引起不健康的心理。對方辯友把競爭視為掌上明珠,奉為靈丹妙藥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難道說,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社會文明的發展嗎?請問壹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知索取,不願奉獻”;只強調個人競爭,而不關心國家的發展和前途”。何來的文明發展呢?因此,妳們說競爭有利於文明發展的觀點是無稽之談。
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同抗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資本論》的誕生,不也是馬克思與恩格思合作的結晶嗎?
大家都知道芝加哥公牛隊的麥克爾?喬丹吧,很多人可能為之癲狂。要喬丹的成功離不開隊友們的配合協助。回顧過去,放眼未來,我方更加堅信“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主持人對大家說:內容精彩,表情運用也很好。謝謝正方三辯同學。接下來我們聽聽反方三辯同學怎麽反駁。
反方3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辯友大家好!現在由我反方三辯陳述辯詞。
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法治化的社會,保證了競爭的有序進行。例如:高考時總不能與旁邊的同學合作吧?在體育比賽中,要靠競爭來爭奪冠軍的吧?在人才選拔過程中,不競爭的話,只能是“萬馬齊喑究可哀”,如果競爭的話,就是“不拘壹格降人才”!人才可以通過競爭來選拔,請問可以通過合作來選拔嗎?
請對方正面回答我以及反方二辯的問題,請不要回避問題。
主持人對大家說:謝謝反方三辯同學。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三
三、自由辯論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聽過雙方代表關於“競爭與合作”的陳辭,現在是他們大展辯才的時候。正方同學必須先發言。現在自由辯論開始!
正方4辯對大家說:( )在每壹項成績和榮譽背後,這不都是大家***同合作的結果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三辯在剛才的陳述中講到劉備與孫權的合作,來對抗曹操,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實力,更好的競爭,這不正好說明競爭比合作更重要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合作起來攻打伊拉克,也能使文明進步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壹辯提到我國足球隊贏不過日韓,原因不是因為缺乏合作意識,而是我們缺少了競爭意識,就算我們有再高的技術,沒有競爭意識,求勝的欲望,那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可能贏得勝利。
正方2辯對大家說:這說明了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充其量只不過是壹種手段,這不更說明了合作比競爭更重要嗎?
反方2辯對大家說:比賽是為了爭出輸贏,爭出輸贏不也是競爭嗎?妳為什麽要這裏比賽,不也是為了競爭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雙方的競爭不都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嗎?如果沒有這麽好的合作,能取得這麽好的效果嗎?這恰恰說明了“合作更能促進文明進步”啊!
正方3辯對大家說:有些企業為了競爭,最後導致企業無利可圖,甚至倒閉。這不是競爭惹的禍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中外許多成名的音樂家能在臺上獨領風騷,在他們成功的背後,不是有很多人在***同合作、***同努力嗎?
正方1辯對大家說: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他把“與同事真誠合作”列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壹,而把“言行孤僻,不善於與人合作”列為失敗的九大要素之首。
正方4辯對大家說:反方壹辯,現在中國的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小皇帝”、“小公主”們特別缺少合作的意識,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如果再不培養合作精神,而著力去培養競爭精神的話,我們的社會將會怎樣?
正方4辯對大家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不論今後妳們選擇什麽樣的職業,都要學會與人合作相處。”這是秘書長40年外交經驗的總結。
反方3辯對大家說:競爭意識是人才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升學上的競爭、商業上的競爭都很激烈,那麽,學習上的選班幹部也是競爭,逆水行舟難道不是壹種競爭嗎?
反方4辯對大家說,:現代社會要求量才使用,競爭上崗,請問對方辯友,競爭是否比合作更重要呢?總不能合作上崗吧?
正方2辯對大家說:有這樣壹則寓言故事:猴子和大象都想吃對岸樹上的果子。猴子無法過河,大象則無法上樹。雙方協商後,大象馱猴子過河,猴子上樹摘果,它們都吃到了果子。這就是彼此取長補短,密切合作所取得的效益。
反方2辯對大家說:要是不停地合作,沒有創新精神,那人類只會止步不前。如果說競爭沒那麽重要的話,那我們今天還在這裏爭論什麽呢?
正方3辯對大家說:反方壹辯說:競爭是激發人的積極性,但單靠壹個人的力量能否就能達到妳的目標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請問社會上的惡勢力團夥合作起來,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也能使文明進步嗎?伊拉克人民飽受美國帶給他們的戰爭災難,難道要伊拉克人民跟美國合作嗎?
正方3辯對大家說:我們學過過這樣的壹個故事:螞蟻在前進途中突遇大火,眾多螞蟻迅速抱成壹團,飛速滾動,逃離火海。試想壹下,如果大家都爭著逃命,假如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渺小的螞蟻家族不全軍覆沒才怪呢!
反方2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妳們考試的時候是合作還是競爭,如果是合作,那可是作弊哦!
反方1辯對大家說:還有各國參加奧運會比賽不也是壹種競爭嗎?難道各國選手也搞合作,把金牌也合作平分嗎?
正方4辯對大家說:請問對方辯友,老師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讓我們進行合作學習,這難道是壹種錯誤嗎?
反方1辯對大家說:國際競爭趨復雜化,請問對方辯友,是什麽促使市場保持活力呢?顯而易見,競爭比合作更有利於文明進步,更有利於社會的新陳代謝和全面進步。
(對前面)正方3辯對大家說:如果各國的運動員不互相合作,奧運會上的競爭能取得成功嗎?
(對前面)反方4辯對大家說:對方四辯,我們今天的合作學習,不正是為了將來走上社會,更好的參與競爭嗎?
正方2辯對大家說:不善於合作的人,到了哪裏都會認為別人難以相處。善於合作的人,見到任何人都會相處融洽。
正方1辯對反方4辯說:聯合國"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來指導人才的培養問題。所謂"四大支拄"指的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和學會生存。
主持人對大家說:對不起,請暫停。由於時間關系,不能讓妳們盡情發揮了。
合作與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辯論實錄四
總結陳詞階段:
主持人對大家說:經過了精彩激烈的自由辯論,現在我們請反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
反方4辯對大家說:
對方壹辯強調現代社會合作比競爭更重要,未免誇大其詞。我們沒有永恒的敵人,但我們有永恒的國家和民族利益,為維護我們的利益,只有競爭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偉大與挫折並存恰好說明了競爭比合作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更為迷人的魅力。
最後,我想再壹次強調現代社會競爭比合作更能使文明進步:
第壹,競爭更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第二,竟爭能確保壹個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社會。通過政治競爭促進權利的工正運用;通過文化競爭明辯人類精神的真善美等等。
辯論賽行將結束。比賽考驗了我們的學識和智慧,也讓我們為光榮與夢想拼搏。因此,讓我們真誠地道壹聲:感謝這個偉大的競爭時代!
主持人對反方4辯說:謝謝反方4辯同學,最後我們請正方四辯同學總結陳辭,時間也是5分鐘。
正方4辯對大家說:各位評委,各位朋友!
剛才對方1辯壹再強調競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要請對方辯友清醒地認識到,競爭的過程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的合作,競爭更是為了促進更好地合作,且競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競爭使人變得狹獈、自私,容易引起人際關系的惡化等等。
現實中的激烈競爭使許多人感受到巨大壓力、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失常,這些怎麽能說明競爭更促進文明進步呢?只有合作才更能促進文明進步。
首先,合作是能促進人更好地生存。,社會日趨復雜,大家只有攜起手來,互相合作,才能渡過難關。
其次,合作比競爭培養出更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等良好心理品德。
第三,合作比競爭更有利於促進科學的發展。我國的“神舟五號”飛船的研制成功不正是許多科研人員***同合作的成果嗎?
第四,合作比競爭更能促進社會穩定。抗擊“洪災”、“非典”、“禽流感”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證。
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合作,創建更文明的未來吧!
主持人對大家說:時間到,謝謝正方4辯同學。
尾聲:
主持人對大家說:在唇槍舌劍聲中,合作和競爭,哪個更能使文明進步呢?還是讓評判老師們去琢磨吧!
抓住合作是競爭的基礎,競爭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合作。
任何競爭都是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合作,競爭力從哪裏來?妳可以直接問妳的對方辯友,他們是不是他們部門為這次辯論在內部競爭出來的佼佼者,如果回答是,那麽妳可以先恭維他們,然後問他,他們今天這麽強,是不是來自於他們部門同事的合作,他們幾個辯手的合作呢?我就不信他敢說不。妳就可以謝謝他支持妳方觀點,合作是競爭的基礎了。萬事基礎最重要,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地基是不行的。所以合作高於競爭。如果妳在問他們是不是部門內競爭出來的,他說不是競爭出來的是自己報名的,那妳問他們在比賽前是不是壹起研究的,現在是不是壹起在合作和我們在辯論。妳說在這個過程中,妳們沒競爭,但有合作,也充分應證了合作高於競爭啊!!!
第壹. 合作,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人是社會的動物,社會性的合作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人性",而相互遏制、消耗,以爭勝為目標的競爭則是人"獸性"的表現。我方壹再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基本法則是生物學的概念,人,不僅是自然界的人啊!人的社會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人要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發展就必須遵循相互合作***同發展的原則,也只有這樣基於人類發展意義上的合作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根本的力量。團結就是力量啊!從歷史的角度,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是合作讓人類告別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相反地,是對土地、人口和生存空間的競爭讓流血和屠殺的慘劇壹次次上演;是社會的資源***享和分工合作讓資本主義社會創造出無數價值財富,而又是對世界霸權的向往和相互之間的遏制和無聊競爭讓追求和平的人類承擔起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社會倒退!對方同學學習歷史、研究歷史,我想,不會不知道這些道理吧。競爭、並且必須是良性的合理的基於社會福利的競爭,在這個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僅僅是促進了效率的提高,在壹定程度上加快社會進步的速度而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意義上的合作尚且是"皮之不存",那膚淺表面的競爭又"毛將焉附"?
第二. 合作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我方認為,從合作定義的角度講,社會形態進步的壹個重要標誌就是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社會資源***享程度的日益提高和社會福利的日益改善。合作的存在是社會分工細化的要求和結果,也是推動社會分工進壹步合理化的重要依據,而競爭、尤其是不以合作為前提的惡性的極端化的競爭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是勝者為王、是弱肉強食、是吞並、是壟斷、是壹言堂、是家天下。這與我們當今社會提倡的經濟、政治、精神文明的要求,與國際經貿的全球化和國際社會的多級化發展趨勢無疑都是相悖的。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對方辯友想必比我們更清楚逆歷史發展潮流而動的結果會是什麽。
第三. 競爭必然帶來範圍內壹定程度的相互遏制和消耗,造成有限資源的擠占、浪費。而合作則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幾年以前全國各地高數量、低質量的重復建設的產生不就是因為地區之間沒有相互協調的合作機制而只是壹味地追求形式主義面子工程而不惜血本地相互競爭導致的嗎?競爭是把雙刃劍,沒有合作這只有力的手,最後受傷的將很有可能是自己啊!難道我們還沒有吃夠內部低級、惡性競爭、消耗和不團結、不合作的虧嗎?我方在剛剛的辯論中壹再請教對方辯友,競爭帶來的相互遏制和消耗以及對社會資源的擠占和浪費等問題如何解決如何改進,可對方辯友就是沒有正面回答。
第四. 就對方所提競爭帶來的"優勝劣汰",從而優化社會資源合理化配置的理論,我方認為,這的確是競爭的優勢,但這個優勢僅僅適用於自然界。我們今天在這裏討論的是社會進步,屬於社會學人類學和歷史學的範疇,自然界對於物種進化、篩選乃至無情淘汰的的法則並不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對於壹些已經很難在現代社會的自然條件下繁殖延續的瀕危珍惜物種比如大熊貓,我們尚且不能任由其"優勝劣汰"地"自生自滅",更何況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人?按對方辯友作為人類社會進步"優勝劣汰"法則的邏輯,難道我們要把那些因為個人能力有限而無法占有壹定社會資源或者說即將被社會無情淘汰的人"革除"人籍嗎?照這樣的社會進步競爭推動論,生活在現實社會最底層、最缺乏競爭力的中國8億農民對社會進步的貢獻不是被壹筆抹殺?中國農民問題的解決豈不是遙遙無期?公民權利的尊重和社會民主、法制的建立健全豈不成了壹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還有現在面臨著重大生存挑戰甚至危機的社會弱勢群體,他們不也將成為對方所謂"競爭推動論"的犧牲品?以壹個群體的犧牲淘汰換取另壹個群體的"優勝",難道這就是對方所謂的推動社會進步?難道在這種近似屠殺的悲劇競爭中,社會就真的能進步?這樣進步、發達的社會,溫情何在?感性何在?生存的權利和生命的平等又何在?如果這樣優勝劣汰的"競爭推動論"不幸成立,那我寧可社會不要進步不要發展了罷!
1?今天的辯論賽事競爭,可是如果我們雙方部達成協議,不合作,能***同站在這兒麽?妳方否定合作,那妳方又是怎麽站在壹起組成壹組的呢?
2、戰爭是競爭的另類表現形式吧,戰爭伴隨著殺戮和痛苦,日本的侵華戰爭多麽從殘酷,這樣的競爭還有誰願意經歷?平息了這場戰爭的是國***合作,全民族各階級的團結壹致,誰能否定合作的力量。
3、競爭帶來了什麽,除了妳方所說的壹系列好處,還有就是互不信任,相互猜忌,爾虞我詐,導致人性的退變,人際關系的不和諧。
4、競爭總能促成成功嗎?太平天國就是壹個例子,因為內部成員的不信任而導致相互殘殺,最終這場轟轟烈烈的起義失敗了。
抗震救災 眾誌成城
競爭是獸性而不是人性的表現
日本著名企業家——土光敏夫(曾任日本東芝公司總裁、日本商會會長)私人捐款建立的女子中學的校訓是:“互助比競爭更重要”,引起了我的深思。作為身在商界的著名成功人士,不會不知道競爭的重要性。但是他卻認為互助更重要。是他在說漂亮話嗎?我認為不是。
沒有競爭就不能迅速發展生產力,幾乎成為當前社會的***識,因為競爭可以實現優勝劣汰,可以激發人們的積極性,西方發達國家的實踐已經證明了,要迅速發展生產力,就必須有競爭。因此人們對競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沒有任何懷疑的理由。
若我們註意了解更多的事實和根據事實進行獨立思考,就會發現,從西方傳入我國的競爭思想(我國的孔孟思想是不提倡競爭的)並不符合事實。競爭的結果壹定是優勝劣汰嗎?不是!從生物界看猛獁象滅絕了,螞蟻還存在,劍齒虎滅絕了,老鼠還存在,現在的世界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存,誰優誰劣?從社會現象看,妳認為妳的上級壹定比妳優秀?在我國假名牌比真名牌賣的火,不是經常發生的現象嗎?因此優勝劣汰是有條件的局部現象,適者生存則是普遍真理。
競爭可以激發人們的積極性是事實,競爭也可以造成破壞性和損人利己也是事實。戰爭就是競爭的最高形式,競爭中的弱肉強食法則,使弱者必然受害。推崇競爭的人說:競爭必然是殘酷的,而為了社會進步,為了發展生產力,就必須為競爭付出代價。我則認為,競爭不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的唯壹手段,信仰、覺悟、熱愛、鼓勵、關心、競賽…..都是激發人們積極性的手段。人們除了為自己的生存而勞動以外,還有為自己的理想、熱愛、榮譽、愉快而勞動。競爭與競賽的差別,就如同賽跑與擊拳的差別,賽跑不會傷害對方,而擊拳卻必須給對方造成傷痛。
競爭不過是激發人的積極性的壹種手段,而生產力是靠分工協作實現和發展的。社會的進步,是全社會合力作用的結果,由於人與人之間利益的差異和沖突,社會上每個人的用力方向不同,許多力是在互相抵消,因此雖然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是最後的合力卻未必是最大的。在物質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要時,解決的辦法有兩大類,壹類是互相爭奪,像壹般動物壹樣弱肉強食,即靠動物的獸性(人也是動物),壹類是靠分工協作生產更多的產品,再進行合理分配,使不同的人都能受益,即靠人的人性(人是會勞動、會思考的動物)。人越進化,應該獸性越來越少,人性越來越多,弱肉強食的競爭應該越來越讓位於分工協作的互助。因此我同意土光敏夫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