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韓非〔先秦〕《守株待兔》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譯文:
宋國有個種地的農民,他的田地中有壹截樹樁。壹天,壹只跑得飛快的野兔撞在了樹樁上,折斷了脖子死了。於是,他便放下他的農具日日夜夜守在樹樁子旁邊,希望能再得到壹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
擴展資料:
啟示:
告訴我們不能死守狹隘經驗、墨守成規,不能只是存在僥幸心bai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要懂得變通,要善於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不靠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們壹定不能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而是要主動積極的做事情,不投機取巧,親自動手。只有自己付出努力,才能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