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過泰山側》的原文: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譯文:孔子路過泰山旁邊,見到壹個婦女在墳墓前哭得很傷心。孔子用手扶著車軾側耳聽。他讓子路前去詢問。子路走到女子身旁,說:"聽您的哭聲,真像壹再遇上憂傷的人。"婦女於是說道:"是的。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兒子又死於虎口,我怎能不傷心呢?"孔子說:"那您為什麽不離開這裏呢?"婦女回答說:"(因為這裏)沒有殘暴的征稅啊。"孔子沈默了壹會,對學生們說:"妳們記住,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兇猛害人啊!"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壹生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