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撰寫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文章有:《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其中,《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李大釗於1919年在《新青年》上刊登的壹篇文章。該文章論述了李大釗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見解,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庶民的勝利》是壹篇演說,發表於1918年11月末或12月初,是李大釗在天安門的演說。
《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熱烈歡呼十月革命的勝利,認為這是民主主義的勝利,是布爾什維的勝利,是世界勞工階級的勝利。
擴展資料:
李大釗是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者、中國***產黨主要創始人之壹。字守常。河北樂亭人。少年讀鄉塾。1905年考入永平府中學。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東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
留日期間,積極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1916年春發表篇論文《青春》,提出創造青春中華的理想。5月回國,任北京《晨報》總編輯、《甲寅》日刊編輯,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6月與王光祈等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任《少年中國》編輯主任。
不久又擔任《國民雜誌》社指導、《新潮》社顧問。12月與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以“常”、“守常”、“明明”等筆名發表對重大問題的評論文章。
從1918年下半年起,相繼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講演和文章,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