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甲盤是西周時期的周宣王的大將尹吉甫在大敗北方遊牧民族獫狁之後,為了表彰自己的功勞,自己出錢鑄造的器皿。兮甲盤盤高11.7內徑47厘米,外附雙耳,敞口淺腹,最珍貴的是內腹裏面刻有133個銘文。此盤具有極高的書法歷史價值,對研究西周的戰爭、封賞、稅賦、奴隸和貿易都有不可多得的史料價值。
據歷史記載,此盤是在宋代出土,然後被南宋宮廷收藏,南宋滅亡後,就流散於民間。後被元朝的大書法家鮮於樞在其下屬的家裏面發現。其下屬壹直在拿這個盤子做炊餅,當成了平底鍋。此盤的圈足已經被折斷了。後經歷代的收藏,到了清末的時候,又不知下落,直到2014年才在內地出現,經多位專家鑒定是真品後,兮甲盤於中國湖北文化藝術品展覽會上亮相,壹舉震撼了收藏界。
兮甲盤的鑄造者尹吉甫據民國大師王國維考證,他是西周宣王時期的大將,其最大的功勞是北伐獫狁。獫狁族是當時北方的壹個少數民族,不斷的騷擾著西周的邊疆。為此,尹吉甫在北方邊境修建堅固的城池來抵禦獫狁的入侵。著名的平遙古城的城墻的最初建造者就是尹吉甫,現在平遙還有尹吉甫的墓葬和點將臺。周宣王因為他的戰功不斷給予其很大的封賞,還讓他管理西周和江淮夷人的貿易事務,所以說這個盤子的銘文裏面還記載著西周與夷人的貿易的具體內容。此盤還具有壹定的經濟研究價值。
我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出土量很大,但有銘文的屈指可數。兮甲盤最終在西泠印社2017年的春季拍賣會上,最終以2.12億的價格成交創造了中國古代藝術品在中國成交的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