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是什麽感覺,是心疼?是氣憤?這麽小的壹個生命,竟然被這樣殘忍的對待,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壹次,以後她將面對多麽殘酷的人生?就算她能搶救過來,不會死,也會終身致殘!
現在輿論都在譴責肇事司機和漠然走過的路人,可是我也很氣憤,在這樣壹個不正常的社會,妳有什麽權力去譴責漠然走過的路人?如今世風日下,不就是畸形的社會造成的嗎?
人們會罵,但怎麽不想想他們為什麽不救,難道真的人性泯滅不想救嗎,我看到這新聞的時候,也很心痛很傷心,可是冷靜的想想換做事我,也許我也不會去救,因為我害怕反咬壹口,怕引來很多麻煩,因為有太多做好事的英雄流血又流淚,這些都是前車之鑒。路人的冷漠來自於求自保的不安全感,由於害怕救人有可能帶來麻煩,人皆有趨利避害之心,只有在社會上樹立公平正義的精神,保護見義勇為者,才能讓更多的人敢於挺身而出。 現在的人,救人之前都要先想壹想,我怎麽樣救完人證明自己的清白?用手機錄像還是怎麽樣?以確保不會惹火上身,救小悅悅的是壹個老媽媽,她沒有車,如果是壹個開車的司機中途停下來把小孩救起,結局又會怎麽樣呢?會不會說是他撞的?希望此事能讓有關部門清醒地看待社會存在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此前南京、天津的事件,扶人者卻要承擔責任,扶人者委屈的說妳們有什麽證據證明是我撞的,法官說不是妳撞的妳為什麽要扶?不是妳撞的妳為什麽要送醫院,真的是社會價值出了問題,這是直接原因。
要想譴責見死不救行為,倡導見義勇為精神,妳要有能夠實現的環境,現在這種大環境,不適合,沒有健全的法律來支撐,有的人為了做好事,弄得傾家蕩產,記得看過壹則新聞,有壹個司機送路上摔倒的老人去醫院,結果被反咬壹口,要賠十幾萬,這個司機全家抱頭痛哭,說他家裏也不富裕,為了掙點錢供孩子上學,沒日沒夜的工作,平時省吃儉用,沒想到做好事救了個人,壹下子要賠十幾萬,都不知道怎麽活。
這次小悅悅事件中,好心的老媽媽陳賢妹救人之後,雖然沒有被反咬壹口,卻處於“莫須有”的道德討論漩渦之中,無法抽離,陳賢妹救人之後,有人爆出質疑之聲,懷疑陳賢妹的舉動是為了炒作自己。
對於陳賢妹來說,安寧的生活很難再繼續。18日,她的兒子阿兵在電話告訴記者,母親在遭到媒體的“狂轟濫炸”後,覺得身體很不舒服,還特別去看了醫生,當時兩人正回清遠陽山老家。當晚,陳賢妹的電話關機。
所以說,好人真的難做啊
願在我們大家的祈禱下,小悅悅能出現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