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本創業五大創業項目
有壹些職業即算創業,不用看老板的臉色行事,不用開店辦廠,也不用特意投資.賺的完全是無本萬利的?手藝錢?和?智慧錢?。
1、私人裁縫
這幾年,許多有錢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和品味,大眾化的機制服裝已經不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壹些手藝高、有壹定名氣的私人裁縫逐漸又有了市場。
劉女士在北京做私人裁縫壹年多,她的客戶多數是30~40歲的高級白領、私企老總和演藝人員,這些人身份高、追求品位,往往以定制出席特殊場合的禮服或演出服為主,有時也定制獨成壹派的生活套裝和休閑服裝。客戶對衣服面料、款式有哪些偏好,平時喜歡什麽樣的休閑方式等,劉女士都要了如指掌。另外,客戶的膚色、面料與款式的搭配還要融合劉女士的自我設計理念和建議,自始至終要體現貼身設計和精工細作。
至於收入,壹套服裝從設計到制作壹般要收兩三千元左右,賺的純粹是設計費和手工錢,壹個客戶壹年兩套服裝,有十個固定客戶,私人裁縫的收入就相當可觀了。
2、私人理財師
過去我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如今精明的廣東人又有了壹種新說法:開門八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另外加理財。由此也看出人們對理財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然而,防範風險、增加收益的規劃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所以,私人理財師便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在私人理財師那裏,理財已經不是簡單的攢錢,而是延伸到了投資收益、稅務安排、退休保障、子女教育、貸款設計等範疇的綜合財務規劃。
趙先生原來在銀行從事個人理財工作,後來他見人們對理財的需求日趨旺盛,便辭職專門當起了指導有錢人理財的私人理財師。趙先生有針對性地為客戶提供差別服務,對於在網站任總監的客戶劉先生,他根據其年輕、接受新鮮事物快的特點,建議他開立了炒匯賬戶,並依靠自己的專業知識,及時指導劉先生調整手中的外匯結構,使得年收益達到了10%;對於某國企的李總,趙先生則指導其購買沿街商業房,並幫助其打理招租、收租金、納稅等日常工作,使李總的租房和房產增值收益超過了15%。
至於收費,趙先生壹般是和客戶協商,有的是按年薪制,有的按他對客戶理財的貢獻度或理財總收益收取壹定比率的酬金。壹年下來,他給別人帶來的理財收益高達100多萬,他個人也有10萬元報酬裝進了腰包。
3、私人健身師
職業女性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愛健美,不信妳看看人滿為患的減肥瘦身中心;成功男士更是把身體看作革命的本錢,越來越舍得花錢買健康。在這種情況下,私人健身師便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逐漸有了市場。
王女士過去是體校的體操老師,這兩年她在開辦健身中心的同時,還擔任了10位高級女白領的私人健身師。她會根據私人客戶的身體情況、生活習慣和工作時間,為她們量身訂做健身計劃,並且可以進行壹對壹的指導。同時,她的上課地點往往也不局限於健身房,她會根據客戶的自身情況制定特殊訓練方案,包括體能提升、應變能力、戶外適應、自我保護、野外生存等等。有人說王女士早晨起來鍛煉身體也能掙大錢,此話不假。她早晨的時間壹般會被客戶預約得滿滿的,與客戶壹起到公園或開車到野外有針對性進行健身訓練,自己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客戶的健身效果。
4、私人醫生
最近壹項有關醫療模式的抽樣調查顯示,有15.7%的中國城市居民有對私人醫生或家庭醫生的需求。有關專家分析,按全國5.62億城市居民中有8%的人有此需求,每人每年花費900元計算,中國將出現壹個約400億元的新興供需市場,私人醫生這壹職業可以說商機無限。
南京的'吳先生是某大醫院的全科大夫,非典流行期間,建立了壹批固定上門服務的客戶群體。因為對客戶的健康狀況了如指掌,能夠對癥下藥,讓病人感到錢花得壹點也不冤枉。壹名好私人醫生的收入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有60個固定客戶,每年每人收費1200元,私人醫生的年收入就會達到7萬多元。
5、私人理發師
私人理發師在國外壹般叫作私人發型師,許多有錢人都有自己的發型設計師,是壹個很流行的職業。近年來這種職業在上海等地也嶄露頭角,受到了高級白領和老板們的歡迎。
揚州的張先生原在上海開了壹家理發店,由於店鋪停租,只好上門為熟客進行服務。顧客對這種服務都非常滿意,還介紹他新顧客,有的生意人還利用請客人吃飯的休閑時間,請張先生上門為客人做發型設計,讓顧客的客人也享受到了這種vip貴賓服務。
現在,張先生有40個固定的顧客,月收入7000元,比開店整整高出了壹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