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壹”懶惰什麽都不做,“二”勤快,壹直不休息。
壹不做二不休是壹個漢語成語,讀音為yī bū?zuò,èr bù xiū,意思是指要麽不做,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索性做到底。
出自:唐·趙元壹《奉天錄》卷四:“光晟臨死言曰:‘傳語後人,第壹莫作,第二莫休。’”
翻譯:張光晟在臨死前說:傳語後人:要麽不做,做了要索性做到底。
擴展資料
壹不做二不休的近義詞:狗急跳墻
解釋:狗急了也能跳過墻去。比喻壞人在走投無路時豁出去,不顧壹切地搗亂。
出自:《敦煌變文集·燕子賦》:“人急燒香,狗急驀墻。”
譯文;人們急了燒香,狗急了就會跳墻。
示例: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不但生事,而且我還沒趣。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二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貶義
近義詞禽困覆車、鋌而走險、垂死掙紮、孤註壹擲、窮鼠嚙貍、困獸猶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