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別人給予妳真心的善良,但妳卻不接受;如果妳可以成全他人的善良,這也是壹種善良!
成全別人的善良,何嘗不是另壹種善良!
這則故事起初講得是“我”在雙休日,去醫院看望壹位朋友。在等公交車時,“我”遇上了壹對同路但素不相識的父女。在人滿為患的公交車上,壹位好心的姑娘給那位站著父親讓座,怪的是父親不僅謝絕了,而且他的女兒也跟著謝絕了。
“我”想:天底下,哪有女兒不為老父親著想的,真是不孝訓的。隨後父親壹系列痛苦的動作,讓“我”更加堅定了。
我迫不及待的往下讀,我發現作者的想法是錯誤的。其實那對父女婉言謝絕是另有隱情——那位父親的臂部有傷。如果坐下去的話會更加的痛苦。但是那位父親還是毅然坐下來了。又究竟是什麽原因放下了疼痛,接收了姑娘的善良呢?
女兒不滿的對父親說:“妳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臂部有傷口,不能坐,妳還是要坐!”
父親和藹地說:“妳啊!人家小姑娘可是壹片好意。我硬是拒絕她,也許以後在遇到這樣的事,她就會有顧慮……”
看到這裏,相信不僅是作者,就連我們這些讀者也被這身邊的`壹件小事所深深感動了。
看著這繁華的城市,似乎從來都沒有人去關註身邊人對妳的付出。他們第壹次赤城的善良給予妳,而妳卻無所謂的破壞。
這樣的舉動會讓奉獻給妳的人情何以堪!這樣的人是自私的,他們從不顧慮別人的感受。那麽把善良奉獻給妳的人,將會有顧慮沒有勇氣把善良奉獻給第二個人。
但是,也會有心理能力比較強的人。或許他們遇到了壹次妳這樣的人,不會放棄對社會、對國家作出貢獻。如果妳接二連三的這樣破壞他們奉獻給妳的愛,那他們那些心理能力強的人也會被妳打敗的。
想,立場交換壹下。
如果妳去奉獻善良或其它美好的事物給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更加直接的破壞了妳的這份心意。那此時,妳的心思是否也產生顧慮呢?答案是肯定的。每個人都不希望別人來傷害自己,那也請妳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像互相尊重那樣。
在生活中,別人給予妳真心的善良,妳也成全了他的善良,這不是另壹種善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