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出自唐代文學家劉禹錫的組詩作品《竹枝詞二首》。
全詩如下:
其壹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其二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
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譯文如下:
其壹
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其二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長吟唱本鄉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歸去,回鄉迎來紇那披綠羅。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劉禹錫於唐穆宗長慶二年(822)正月至長慶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詞》十壹首。十壹首《竹枝詞》分為兩組,這是其中壹組二首,作於另九首(《竹枝詞九首》)之後。
作品賞析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兩個巧妙的隱喻,用的是語意雙關的手法。“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晴”和“情”諧音,“有晴”、“無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日出西邊雨”,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際上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
這使這個少女聽了,真是感到難以捉摸,心情忐忑不安。但她是壹個聰明的女子,她從最後壹句辨清了情郎對她是有情的,因為句中的“有”、“無”兩字中,著重的是“有”。因此,她內心又不禁喜悅起來。這句用語意雙關的手法,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壹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百度百科——竹枝詞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