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比的組詞有比賽、對比、評比、相比、比如、比喻、比較、比值、好比、比附、比翼、比拼、比率、比試、正比、比年、比歲、比及、反比、比重、比肩、比照、排比、比分、比來、類比、打比、無比、配比、比特等。
二、基本釋義?
1、比較;較量:比幹勁。
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
3、比畫:連說帶比。
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
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
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
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壹數是另壹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裏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壹比四。
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壹勝乙隊。
9、“壹”加量詞在“比”的前後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
10、姓
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
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
13、近來:比來。
14、等到:比及。
擴展資料壹、字形演變
二、字源解說
文言版《說文解字》:比,密也。二人為從,反從為比。凡比之屬皆從比。夶,古文比。?
白話版《說文解字》:比,相從密切。兩人相隨構成“從”字,反寫“從”字遂成“比”。所有與比相關的字,都采用“比”作邊旁。夶,這是古文寫法的“比”字。
三、相關組詞
1、比較:根據壹定標準,在兩種或兩種以上有某種聯系的事物間,辨別高下、異同。
魯迅《準風月談·喝茶》:“我們試將享清福、抱秋心的雅人,和破衣粗食的粗人壹比較,就明白究竟是誰活得下去。”
2、比如:如同,好像。
《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這種人有個極粗的譬喻,比如那鷹師養鷹壹般。”
3、相比:互相考校、比較。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在 民國史上,只有從前趙爾豐的屠殺和去年‘五卅’的屠殺, 沙基 的屠殺,可以與之相比。
4、評比:指通過比較,評定高低。
丁玲 《杜晚香》:“可是壹到年終評比,也總是像泉水壹樣,從這裏那裏冒出來數不清的頌揚。”?
5、對比: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情況互相比較。
秦牧?《藝海拾貝·跋》:“任何譬喻都僅僅是對比其中的壹點罷了,兩種事物決不可能完全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