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我自橫刀向天笑全詩

我自橫刀向天笑全詩

 《 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1、望門投止:意為在窘迫之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以求隱存。語出《後漢書·張儉傳》:“儉得亡命,固迫遁走,望門投止。”張儉,東初為東部督郵,因上疏彈劾宦官侯覽圖謀不軌,反被侯誣為結黨營私,被迫逃亡。人們尊重他的正義行為,都冒死接納他。詩人借此想到康。梁出逃,壹定也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投止,投宿。思,思慕。

2、忍死須臾待杜根:杜根,東漢末年人,上書要求專權的鄧太後還政於皇帝,鄧太後大怒,命人將他裝入口袋,在大殿上摔死。行刑者敬其所為,施刑不加力,得不死。鄧太後命人查看,他裝死三天,目中生蛆。後隱身酒店當酒保。鄧太後被誅後,復官為侍禦史。這裏借以勉勵幸存的維新派人士暫避壹時,以待東山再起。忍死,裝死。須臾,不長的時間。

3、我自:面對劊子手的屠刀,表現出作者視死如歸的精神。橫刀:指橫放在脖子上的刀。向天笑:表示從容就義的英雄氣概。

4、去留肝膽兩昆侖:不管去者還是留者,都光明磊落,肝膽相照,像昆侖山壹樣巍峨高大。去,指出逃或死去。留,留下或活著。指政變發生時留下的王五。梁啟超《飲冰室詩話》:“所謂兩昆侖者,其壹指南海(康有為),其壹乃俠客大刀王五”。昆侖,昆侖山,這裏以此借喻去留二者都肝膽相照,同昆侖山壹樣巍峨高大。

詩意:

 望門投宿別忘了東漢時的張儉,忍死求生中心中要裝著東漢時的杜根。即使屠刀架在了脖子上,我也要仰天大笑,出逃或留下來的同誌們,都是昆侖山壹樣的英雄好漢。

 譚詩第壹句:“望門投止思張儉”。後漢書張儉傳“室門投趾”作“望門投止”。儀禮士昏禮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後漢書張儉傳說,張儉“亡命遁走,望門投止重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宗親並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譚詩第壹句用此典故,其意思是說,譚不願亡命,貽累親友。

 譚詩第二句:“忍死須臾待杜根”。接後漢書杜根傳,東漢安帝時,“和熹鄧後臨朝”,杜根以安帝年長,宜親政事,上書勸太後歸政。太後執根,令盛以縑囊,撲殺之,幸而刑人不加力,根得詐死,逃竄為山中酒保。譚這句詩的意思是說,未能上書太後,請其歸政光緒,有愧杜根。其用壹“愧”字,系詩人忠厚之辭。因為照傳統道德觀念,譚氏處理此事,畢竟應先考慮如何調和光緒母子感情,而譚氏不如此作,此因譚氏認為上書向太後直諫,無濟於事。

 譚詩第三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後漢書?虞詡傳》:“寧伏歐刀,以示遠近。”唐章懷太子註:“歐刀,刑人之刀。”任華《懷素上人草書歌》:“鋒芒利如歐冶劍。”劍亦可稱為刀。歐刀之歐,或應釋為歐冶之歐。譚這壹句詩的意思是:新黨既不宜逃,又不宜諫,只有訴諸武力。今所謀既不成功,譚視死如歸,亦甘之如飴(m.taiks.com)。

 譚詩第四句:“去留肝膽兩昆侖”。光緒賜楊銳密詔,本囑咐新黨不可違太後意旨。新黨不順從光緒意旨,而擬調軍圍頤和園,譚氏認為此系為了保種保教而采取的非常措施。……譚詩“公罪”二字絕非“功罪”二字之訛。譚這句詩的意思是,謀圍頤和園系公罪,其是非得失,留待後人去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