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

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

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 產後24小時內的發燒通常不用太擔心,可持續觀察;產後24小時以後若仍有發燒癥狀,可能是身體出問題的警訊,應積極找出病因並加以治療。本文剖析產後發燒的各種原因與其他辨別癥狀,並告訴您產後傷口應如何護理。 產後發燒常出現的時間

郭恬妮醫師表示,產後發燒又稱為產褥熱,通常出現於產後24小時~產後10天內,體溫大約會維持在38度左右,反復發燒,就醫後大約48~72小時癥狀會獲得舒緩。產後發燒並不代表壹定有問題,建議等待產後至少24小時再評估比較準確。因為產後24小時內體溫較高可能為其他原因所致:

產後體溫較高: 如果生產方式為自然產,用力的時間較長、體力消耗較多,不僅汗流得多、也容易脫水,體溫會比平常高壹點;至於剖腹產因出血多,也會導致脫水而體溫偏高。不過通常自然產或剖腹產產後的體溫大多不會高於38度。

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影響: 產後24小時內,如果子宮收縮的情形不佳,醫師會開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給產婦服用,這種藥物也會使產婦的體溫偏高。如果產後24小時內有體溫較高的情形,應多喝水再持續觀察體溫的變化。

誰比較容易產後發燒?

*貧血的人。

*待產過程中破水較久的人(超過24小時)。

*生產時用力過久、體力耗費較多的人;或是生產過程不順利,必須用真空吸引或產鉗輔助生產的人,因傷口較大,感染與血腫的比例較高,發燒的機率也隨之提升。

中樞體溫較準確 由於身體的中樞體溫比較準確,所以測量耳溫或口溫皆可,腋溫則比較不準確。

產後發燒,是因為感染嗎? 產後發燒的原因&癥狀

產後24小時以後如果仍然發燒,也有很多種可能的原因:

1.會陰傷口感染 自然產產後會陰通常留有傷口、也會有疼痛感,不過壹般1~2天疼痛感即可獲得舒緩。假使會陰愈來愈腫脹、疼痛感持續超過2天、分泌物有臭味,就可能是會陰傷口感染了;另外剖腹產產後如果傷口碰水,同樣也容易感染。

2.子宮內膜發炎 產後惡露、胎膜等沒排幹凈,就容易導致子宮內膜發炎,除了發燒之外,按壓子宮時也會有疼痛感、惡露亦會散發臭味。子宮內膜炎會使子宮沾黏,可能會使日後不孕。

3.泌尿道感染 剖腹產產後插尿管或因產痛而憋尿不上廁所,皆會導致泌尿道感染的機率提升。泌尿道感染的癥狀為:壹直有頻尿感,但每次解尿的尿量都不多(產後多數產婦都容易解尿不完全、有殘尿感,不過如果不是泌尿道感染,通常1~2天狀況就會改善)、解尿時灼熱、解尿完有酸痛感。感染者應多喝水與請醫師診治。

4.剖腹產術後不敢咳嗽 有些剖腹產的產婦因擔心肚子的傷口裂開,即使有痰也不敢咳出來,時間久了可能會提升感染支氣管炎或肺炎的機率,壹旦感染支氣管炎或肺炎,不僅發燒、痰量也會增加,但是不會肚子痛、惡露也正常。

5.乳腺炎 郭恬妮醫師指出,乳腺炎所引起的發燒並非產褥熱,這是許多人容易搞混的地方。因乳腺炎所造成的發燒,大多溫度會比較高,有些人高達39度以上、反復高燒,按壓 *** 時也會感到疼痛、 *** 有紅腫熱痛的感覺,等到將乳汁擠出以後,不適的癥狀會稍微獲得舒緩。為了預防乳腺炎的發生,生產住院期間應徹底學好哺乳姿勢、正確哺乳以免因乳汁郁積而導致發炎。

應積極找出發燒原因

「產後發燒,可以服用退燒藥或躺冰枕嗎?」郭恬妮醫師表示,首要之務不是退燒,而是要找出病因。如果是因傷口感染所引起,應依醫囑服用抗生素藥物5~7天(有餵母乳者可請醫師開比較安全的抗生素種類,壹般來說對於餵母乳不至於產生負面影響;即使醫師告知會有影響,只要5~7天不餵母乳即可,不過此段期間仍要將母乳擠出拋棄);假使傷口化膿,則應以靜脈註射抗生素為主。倘若在尋找病因之余,仍想以退燒藥或冰枕來緩解癥狀,雖然也可以,不過緩解癥狀的效果不會很理想,畢竟源頭問題沒解決、沒找出問題來加以治療,還是會再度發燒。

產後傷口如何護理

產後2~3周惡露量較多,自然產的產婦每次如廁(無論排便或解尿)後,皆應沖洗會 *** ,不過不要灌洗 *** 。沖洗方式應以溫水由前往後沖,以免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大腸桿菌感染。如果想要以溫水坐浴來促進會陰傷口復原,應至少等到惡露量減少或身體沒感染時再以溫水坐浴,否則更容易感染。如果因生產過程中使用到真空吸引或產鉗使會陰血腫,產後會陰不適可隔著毛巾適當冰敷。

此外,剖腹產的傷口10天內不要碰水,洗澡或擦澡前應塗防水敷料;自然產則不用擔心會陰傷口碰到水的問題。產後應盡量提早下床走動,不僅可以降低血栓的機率,多走動也有助於排出惡露,以免郁積久了容易引發子宮內膜炎。產後要多喝水、別憋尿,並要留意體溫的變化。

郭恬妮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經歷:奇美醫院婦產部總醫師、產科研究員 現任: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