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這個問題挺難的,達到用辯證分析法寫論文也挺高的。
首先,我建議妳先讀壹讀毛主席的《矛盾論》和《實踐論》,這兩篇文章中充滿了辯證思維,而且把辯證法講得很透,又很通俗易懂,讀完之後應該會有收獲,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抄壹遍兩遍的,定會受益無窮。
其次,辯證法的精華在於矛盾、也就是對立統壹規律,其壹些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壹些哲學範疇:現象與本質、普遍性與特別性、偶然與必然、形式與內容、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原因與結果、可能與現實等等,還有幾個基本原理,如普遍聯系、永恒發展等。
第三,運用辯證分析寫議論文,就是運用上述的基本原理和哲學範疇,對事物進行壹分為二地分析,既分析優勢,也分析劣勢;既分析形式,也分析內容;既看到現象,也透過現象看本質;既看普遍性,也分析特殊性;既分析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既兼顧偶然性(機遇);既看到結果,也分析產生結果的原因;既看到現實,也不放過可能性;既要看到發展,又要預測發展中的問題。當然,也沒必要把每個基本原理、哲學範疇都用上,能用上幾個,就會顯的文章有深度、有內涵,充滿哲理。
第四,運用上要靈活。應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的原則,從文章的實際出發去運用,能靠的就盡量往上靠。比如,當妳看到壹個地區發展速度緩慢,但從壹個側面妳會發現,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可能會很好;反之,如果發展速度快,可能會帶來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再比如,妳看到壹個孩子很聽老師的話,守紀律,那麽可能這個孩子缺少創造性,用發展的眼光看的話,這個孩子可能只會壹輩子循規蹈矩(必然性),當然也可能會突然到了某個階段開竅了(偶然性)。
第五,應充分合理的運用普遍聯系、永恒發展、對立統壹等哲學思想,去分析和判斷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練習,提高哲學思辯的能力。讀寓言時,也都可以練習運用。如讀“守株待兔”,就是把壹種偶然性當作了壹種必然性;“刻舟求劍”,就是沒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變化;“拔苗助長”,違反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割裂了事物發展過程;“盲人摸象”,只看到事物的片面、局部,而沒有看到整體、全部。不壹而足。
第六、讀我這個回答時,也應用辯證的思維來對待,既看到科學合理的地方,也要看到還有壹些不太準確、不太完整的地方,只要能給妳帶來壹些啟示就行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法運用,無所不在。
2. 怎麽寫以矛盾為話題的作文有幾篇,妳看看~生活中充滿了矛盾,但面對矛盾,我們壹要辨明方向,二要知曉利害,三要分清是非。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矛盾,我們要以自信的心態去勇敢面對,要以持恒的意誌去努力破解,要以寬容的度量去點滴消融。直面生活中的矛盾,需要用勇氣堅定自己前行的方向;直面生活中的矛盾,需要用堅強守衛自己不滅的夢想;直面生活中的矛盾,需要用毅力鑄造自己人生的成功。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請不要畏懼退縮,搪塞推脫,而應抱之以樂觀與自信;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請不要狂暴急躁,感情用事,而應抱之以理智與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請不要唯我是尊,偏執自私,而應抱之以感恩與博愛。面對高官厚祿與為民請命的矛盾,我選擇“為民請命”;面對屈從厄運與艱難抗爭的矛盾,我選擇“艱難抗爭”;面對個人生死與國家大義的矛盾,我選擇“國家大義”。
面對與父母的矛盾,我們要學會交流與溝通;面對與朋友的矛盾,我們要學會信任與寬容;面對與社會的矛盾,我們要學會融合與正氣。矛盾就如同生活中的壹把把枷鎖,鎖住了我們的溝通,鎖住了我們的信任,鎖住了我們心扉。
面對這壹把把枷鎖,我們要用理性、用責任、用愛心砸破這矛盾的枷鎖。放下冷漠,用寬容之心去面對矛盾;放下卑劣,用感恩之心去面對矛盾;放下失意,用從容之心去面對矛盾。
人生如路,矛盾就是路上的坑窪和荊棘,“如影隨形”,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樂觀與堅定;人生如河,矛盾就是河中的暗流與礁石,“隨波逐流”,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自信與機智;人生如山,矛盾就是山間的峭壁與霧瘴,“漫山遍野”,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理智和從容。生活中充滿了矛盾,取與舍,得與失,義與利,愛與恨,等等。
面對諸如此類的矛盾,我們要堅持不懈,用信念敲破矛盾的堅冰,無私奉獻,用愛心驅散矛盾的陰霾;恪盡職守,用責任消散矛盾的迷霧。生活中充滿了矛盾,取與舍,得與失,義與利,愛與恨,等等。
面對生活的種種矛盾,需要我們學會用樂觀、自信、堅強去處理,這樣,我們才能活出七彩人生。 貝殼學會處理了接受痛苦還是安逸地生活的矛盾,才得以釀成圓潤珍珠,寶劍學會處理了經歷磨煉還是平靜做平庸的鐵的矛盾。
才得以寒光四射,毛毛蟲學會處理了接受繭縛還是安於現狀的矛盾,才得以變成美麗的蝴蝶。 人生如路,矛盾就是路上的坑窪和荊棘,“如影隨形”,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樂觀與堅定。
蘇軾的人生是波瀾壯闊的。因烏臺詩,他遭到壹貶再貶,從黃州到密州到杭州,再到惠州,最後竟到了荒涼的海南。
面對生活中出現的矛盾,是接受還是每天悲嘆“人生如夢,命途多舛”,最後,蘇軾選擇了用“壹蓑煙雨任平生”的樂觀豁達心態去處理。於是,他戰勝了心中怨天尤人的矛盾,終於在杭州出現了蘇堤,在惠州有蘇公祠。
學會用樂觀豁達處理生活中的矛盾,我們才能活得開心,人生如河,矛盾就是河中的暗流與礁石,“隨波逐流‘’,這就需要我們學會自信與機智.多芬雙耳失聰,對於壹個音樂人來說就像河水流淌中遇到了前面的大山巨石的阻礙,但是貝多芬卻學會了用自信去處理,他沒有選擇停住腳步去享受余生,去捕捉人生最後的歡樂,而是用自信去塑造自己。他自信,他相信自己壹定行,於是他用雙手“扼住了命運的咽喉”,終於成為偉大的音樂家。
學會用自信去處理矛盾。我們的偉大夢想自由才能飛翔。
人生如山,矛盾就是山間的峭壁與霧瘴,“漫山遍野”,這就需要我們學會理智和從容.我們攀登時,可能會被山邊的花草迷惑而希望停留欣賞,但又想登上山頂去享受那“壹覽眾山小”的豪情。這時,我們要學會用堅強去學會處理矛盾。
司馬遷乘筆直言,不溢美,不隱惡而遭宮刑。此時他是矛盾的,在尊嚴與理想的矛盾中徘徊。
他用理智和從容驅散心中的矛盾,堅定不移地堅守自己“成壹家之言”信念,於是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為後人所景仰。而項羽在烏江邊,處於“茍活而重建江山”與“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的羞愧”這壹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他放棄心中的信念,自刎於烏江,留下的只有人們無聲的嘆息。
陷於崇高理想與殘酷現實中的我們,需要用堅強去處理矛盾,我們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面對生活的種種矛盾,學會用“千斤散盡還復來”的樂觀豁達,“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經壹番徹骨寒”的堅強去處理,我們的人生會很精彩!生活會很美好!時光荏苒,歲月翩躚。光陰是壹曲優美動人的樂章,而我們這壹群“含苞待放”的豆蔻們化身為壹個又壹個音符,在時急時緩、悅耳動聽的樂聲中跳躍,起伏,逐步成長……偶爾遇見驟雨狂風,電閃雷鳴,荊棘滿地;偶爾望見朝霞滿天,風和日麗,歲月靜好。
而也會巧遇見壹位蒙著黑紗的熟人,攪亂我們的思緒,使我們舞錯步伐,跟漏節拍,讓我們進退維谷,狼狽不堪,而它有壹個非常威武的名字:矛盾。 有生活,便有矛盾,矛盾無處不在。
恍惚間,輕霧飄過,過去的年華顯露而出,又清晰透徹地呈現在我們眸底。初三的歡聲笑語,初三的愁眉不展,初三的馬不停蹄,初三的美好恬靜,初三的嚴詞批評,初三的贊賞有加……然而,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
3. 用矛盾寫法兒的壹篇作文為尖銳的矛盾!在科技騰飛、經濟曠達的今天,矛盾更是層出不窮!其中較為普遍典型的莫過於“醫患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這個問題真要具體分析起來,似乎還不太容易!)首先,我們得明確:根據現今社會進步的全面狀況,存在這樣的矛盾是必然性的!下面,就讓我對這個問題做壹段簡要的表述!
“醫患矛盾”通常指醫者(行醫機構)與患者之間的碰撞與摩擦!且這種碰撞摩擦不僅僅是單純地來自於單方面或雙方面。它的成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其中深層地包括了我國醫療體制改革、醫療經濟、技術局限;社會輿論激化與 *** 法制缺全、有關單位行政效率低下等因素在內!(當然,也不排除醫療機構與患者自身的原因!)
4. 關於矛盾的作文怎麽寫矛盾者,沖突也。沖突者,意見不合也。然意見不同,世間常有之也。予以為道,亦為解意見不合之良藥也。道乃陰陽合之果,陰陽本沖突二者,竟互融,此不解矛盾也?
矛盾是人世間壹定會存在的,因為沒有壹個人的理論能直接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在此同時,矛盾也就產生了。其實每個人心裏也經常會有矛盾,比如說壹個人想要獲得成績,卻怕苦怕累,壹個人想要去進行壹些激動人心的活動,卻怕危險;壹個人想要發財致富,卻不願意自己腳踏實地的工作;壹個人。。。。這些都是很平常的壹些人心中的矛盾,這些都是輕的。真正的矛盾沖突要數正與邪、情與法、善與惡、正直和誘惑,在這些矛盾沖突中,矛盾沖突的雙方必定會有壹方勝。但是這種矛盾沖突,壹定要有壹方勝壹方敗才能罷休嗎?我們為什麽不能象道家,太極魚圖中所體現的樣子,將對立的雙方互相轉換,使正邪交融、情法合體、善惡互襯、正直和誘惑互相包容。這樣的話,矛盾也就不會這樣明顯得沖突了。再者,道家講究無為而治,這樣的話矛盾的雙方也有可能自行和解。要知道有很多沖突,原本只要矛盾的雙方互相冷靜壹下就能不再沖突了。但是經常會有壹些好心人來勸,這下可好。原本可能過壹段時間就能和解的雙方,都為了自己的面子繼續爭執,誰也不肯讓壹步!其實,如果沒人來影響,像這種矛盾只要過壹段時間,就會自行消解,但只要有另壹股力量參與,矛盾的雙方會立即再次沖突起來,而且可能比當初沖突的更厲害。
吾之見,沖突矛盾所懼者,寬容也。道,內含天地之乾坤,孕寬容之情懷。若矛盾沖突巨者,心中默記太極魚圖之象,視矛盾者皆為反象。固矛者轉盾也,盾者轉矛也。將心比心,無可再戰耳。固無戰耳,矛盾消也。
5. 怎樣寫矛盾作文貓咪的矛盾 幾米寫過這樣壹段文字:小貓羨慕那壹間爬滿綠葉子的小石屋,蝴蝶、蜜蜂、燕子天天拜訪。小貓害怕那壹間爬滿綠葉子的小石屋,毛蟲、螳螂、蟋蟀、烏鴉天天拜訪。 其實這段文字也就是說,要用辯證的眼光看待任何事物,因為任何事都有好與不好兩方面。環境是如此:壹個安逸的環境、壹份舒適的生活,確實能使人從中得到放松與享受。但日子久了,誰能保證它不會消磨掉人的意誌、鬥誌呢?工作是如此:終日不斷地賺錢,拼命地工作,看似充實忙碌實則內心空虛的事業、生活,也許本就是違心的,不吻合自身想法、目的的。既然如此,得到了功名,成就,依舊會感到快樂、滿足嗎?單純的事情亦是如此:“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是典型。 事物本身都不會是獨立的,每壹件事,縱使再微不足道,但總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的決策、態度、想法,我們看到單獨壹件事的結果其實也僅僅是個表面的現象。或許,認識到這壹點,看問題就會更辯證和久遠,成功時不過分眷戀此刻的滿足,不致使成功變得淺薄;受挫時也不就此壹蹶不振,發現這件壞事帶來的好處,哪怕只壹點點,然後吃壹塹長壹智,不讓壹次的遺憾羈絆著度過壹生。 如果壹件事,不清楚更應該做還是更不應該做,也就是不知道兩者結果的價值,那當事人必須較為理智地進行客觀分析。比如說對於壹份工作、事業,要從收入、社會評論、實際意義等各方面考慮,也就是分析它自身的價值。但最主要的是分析它對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自己是否熱愛、是否適合自己發展、是否覺得它已不是壹份普通意義上的工作或事業。若答案是肯定的,就好好珍惜,不僅僅是工作、事業本身,還有對待它的 *** 。人是需要 *** 的。若已不再熱愛,而感到疲倦了,就壹定要舍得放棄,別再顧慮其他因素。因為人所要的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工作及生活,還需要喜愛及其衍生出的行動。對事業厭倦了的人,須重新找壹份合適自身發展也真正喜歡的工作,那樣才不會覺得整日過著公式化而沒有意義的生活虛度年華了。或許,他們還能在新的天地裏再幹出壹番自豪、驕人的業績呢。許多人沒成功也許就是因為“不舍”,不舍眼前的利益,不舍從前的辛苦。但這種“不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淺顯的。也許他們面對著同幾米筆下的小貓壹樣的矛盾,可當他們清晰地分析了各自的價值後,相信也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貓咪之所以會猶豫,是因為它不明白自己相對地是更“羨慕”還是更“害怕”那壹間爬滿綠葉子的小石屋。
6. 怎麽寫壹篇關於化解矛盾的作文優質解答
理解,是心靈這間的橋,可以跨越代溝,化解矛盾,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因為那壹句話,讓我感到了理解的力量——那是壹種強大的、神奇的力量.是可以化解壹切矛盾,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良藥.
我和XXX是同桌,也是好朋友.上課時,我們壹起聽講,壹起學習;下課後,我們經常在壹起遊戲,壹起玩耍.可今天,我卻和他吵了壹架,鬧起了矛盾,這是怎麽回事呢?
原來,下了英語課後,老師發了壹張試卷,卷子上有壹道塗色題,他非要現在就塗.妳們不知道,XXX最喜歡畫畫、塗色了,他卻沒帶彩筆,他問了前面的同學,又問後面的同學,可都沒借到,非常著急.他又問正在看課外書的我:“XXX,妳帶彩色鉛筆了嗎?”“帶了,怎麽了?”我頭也沒擡地說.他又說:“妳能不能借我用用?”我見他非常著急的樣子,很想把筆借給他的,可我想起了有壹次我也忘了帶彩色筆,我向他借時,他卻不假思索地說:“我不借給妳.”我傷心極了.今天,他又向我借筆用,我借不借呢?“借,不借?借,不借?”我簡直傷透了腦筋.突然,我想起了“做人要大度”的話來,我心裏想借,可我又說成了不借.他生氣地說:“我以後不和妳玩了.”我也不高興了,順口說道:“不玩就不玩!”好朋友壹下子變成了小冤家,誰也不理誰了.
過了壹天,我想和XXX和好,想和他壹起玩,沒想到他卻對我不理不睬.又過了壹天,我想給他道歉,可“對不起”這句話到了嘴邊卻又退了回去,怎麽也說不出口,我很煩惱.回家後我把這事告訴了爸爸,爸爸開導我說:“做人要懂得大度.
學會寬容、謙讓.”我把這話牢記在心.第二天,我主動去向XXX道歉,鄭重地說:“XXX,對不起,我們和好吧!”XXX接受了我的道歉,我們和好了.
現在我們不再吵架、鬧矛盾了,我們又像從前壹樣壹起學習,壹起玩耍了.我們永遠做壹對好同桌、好朋友.
註:XXX指人名.
7. 以矛盾為話題作文150字數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壹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法則。列寧常稱這個法則為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我們研究這個問題時,常常涉及到許多哲學問題。這些問題是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諸方面的統壹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矛盾的主觀能動性。
當然,我們首先要解決壹下什麽是矛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對矛盾並不陌生。但這並非哲學上所說的矛盾。矛盾是兩種事物之間即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對應關系。比如數學中的正數與負數,物理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是正數就不會是負數,沒有正數負數不復存在。
我們先拿正與負為例,之所以說相互依存,是因為沒有正數,負數不復存在。之所以相互對立,是因為壹個數只要是正數就不可能是負數。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也是如此。
其實,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矛盾,只要認真尋找。我們研究矛盾是因為我們要追求真理和生存的智慧,使我們的思想深邃具有時代精神,使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有先進的思想武器。
8. 怎樣在生活中運用辯證法所謂新辯證法,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可以壹分為二的看問題,但要選擇正能量的看法。
例子如下:
1壹個班級裏面的女同學,根據顏值的高低按名次排隊,如此同壹事物,就會產生有兩種不同的想法了,有些同學就會認為“壹個比壹個難看”,而有些同學就會認為“壹個比壹個好看”,前者就屬於消極負面能量的想法,而後者就是積極正面能量的想法。
雖然面對同壹個相同事物,但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前者負能量的結論也對,後者正能量的結論也對,兩者都符合客觀事物!
2、角度不同看問題的答案也不同,由此導致人群體開始分類了,即富人成功人士與窮人失敗人士,因為成功人士看到的是成功的方法,忽略的是失敗的理由,而失敗的人關註的是萬壹我不成功怎麽辦從而關註的是失敗的理由,由於關註“方法”與“理由”的不同,出現了成功人士和失敗人員的分群!
3、“遇到塞車怎麽想?
用辯證法壹分為二看問題:不好的是耽誤時間,好的是速度慢不容易出車禍
這只是辯證法的初級,妳只看到了矛盾是壹分為二的,但矛盾也有主次之分,堵車的壞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決定了矛盾的性質,所以應堅持矛盾的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統壹。
4、緊和松是相對的狀態,可是它們並不矛盾,彎弓射箭就是壹個例子,如果妳想利用弓來射箭,那先要將弓弦拉彎,弓在繃緊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的彈力將箭射出去,而如果妳不松開弓,妳的箭也射不出去,這就是弓弦的繃緊和放松狀態,也是壹個很簡單的辯證統壹。
5、像二、三歲的兒童很調皮很搗蛋,大人壹般從衛生、安全等角度看,覺得小孩不聽話而生氣,但若用矛盾論分析,妳會覺得這是小孩的天性,是他感知和認識事物的有益嘗試;從教育、培養、引導的角度出發,妳會覺得幼兒既天真活潑又聰明可愛、好學求知。只有參與到小孩中去,就會覺得其樂無窮,仿佛自己也再次回到了童年,生活中也添了不少樂趣。
:
辯證法即思辯與實證相統壹的方法。
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壹的辯證法的發展有壹個過程。辯證法發展的第壹階段是通過辯論達到真理,是辯證法發展的思辯階段;第二階段是揭示宇宙發展的普遍規律,是辯證法發展的實證階段;作為思辯與實證相統壹的第三階段是前面兩個階段的綜合,即 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壹的階段。
如果說第壹階段是認識論的辯證法,第二階段是本體論的辯證法,第三階段則是本體論和認識論相統壹的對稱辯證法。思辯性與實證性相統壹的辯證法即對稱辯證法,是辯證法發展的最高階段。
辯證法(dialectics)是關於對立統壹、鬥爭和運動、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辯證法壹詞,出自希臘語“dialego”,傳入中國,與中華道根思想文化相合,擴大增強其內核。
辯證法壹詞原意:為談話、論戰的技藝,指壹種邏輯論證的形式。辯證法是壹種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論方法。在兩個或更多對壹個主題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有充分理由的對話建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