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荊的意思是舊時丈夫對自己妻子的謙稱。拙荊的由來:荊為壹種灌木,在古代還用來制作婦女的發釵,稱為荊釵。荊釵布裙形容婦女簡陋寒素的服飾。後來還演變成對自己妻子的謙稱。
荊現名牡荊,是馬鞭草科的壹種落葉灌木。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東漢隱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生活儉樸,以荊枝作釵,粗布為裙。
出處宋·陽枋《通夔守田都統劄子》:未審學生可乞假壹會涪上否?蓋拙荊未祔先塋,欲議歸藏,此願才畢,當伏謁戟轅,致九頓之謝。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恰才與拙荊壹同來間壁嶽廟裏還香願。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發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發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簪是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可用金屬,骨頭,玉石等制成。後來專指婦女綰髻的首飾。
拙荊對應的丈夫稱謂:
1、古時候男子稱呼自己的妻子為拙荊或者賤內,而女子卻稱呼丈夫為良人或者官人。有人認為是因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所以才有這樣的稱呼。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是真,但這樣的稱呼卻也並非只是針對女子,而是夫妻為壹體,對外人稱呼自己的妻子為拙荊、賤內實際上是謙辭,等於把自己放在比較低的位置,也相當於表示我這個鄙賤之人的妻子這樣的意思。
2、拙荊的出處,在《後漢書》中有記載。荊釵布裙是指婦女穿著的粗布麻衣類裝束,文人們就以拙荊來謙稱自己的妻子,有甘苦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