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打高爾夫的大牌明星

打高爾夫的大牌明星

做生意要冷靜,打高爾夫也壹樣,第壹桿即使打的不好,如果可以保持冷靜,有計劃,並不表示妳會輸。以下是我為大家盤點的關於,歡迎閱讀!

菲爾-米克爾森 人稱: “左手怪傑” 。國籍:美國。1970年6月16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身高: 191厘米,1992年轉為職業球手。他是壹位成功的高爾夫球運動員,於美國時間2012年5月7日,正式加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堂。

老虎-伍茲 國籍:美國。1975年12月30日出生於地加利福尼亞塞普雷斯。身高:188厘米6尺2寸,1996年轉為職業球手。14個大滿貫得主。他是歷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之壹。

麥克羅伊 國籍:北愛爾蘭。5月4日出生於北愛爾蘭壹個家境壹般的家庭,高爾夫球手,被人們稱為“崩盤王子”。 身高:1.75 m。2007年轉為職業球手。現在高爾夫排名第壹。

盧克-唐納德Luke Donald 國籍:英國。1977年12月7日出生在壹個非常愜意的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壹家快遞公司的經理。壹次全家人在西班牙度假時,獲得在那裏免費打高爾夫球的優惠,從此踏入高爾夫行業。2001年轉為職業球手

張連偉 國籍:中國。1965年6月1日出生於廣東南水珠海。身高:1.78米。1994年轉為職業球手。壹個中國職業高爾夫運動的傳奇人物,壹個閃亮在亞洲乃至世界高爾夫球壇的中國名字;他代表著中國高爾夫年輕的歷史和驕傲的成就,是新壹代球手們追隨的榜樣。

梁文沖 國籍:中國。1978年8月2日出生於廣東中山。身高:176厘米。1999年轉為職業球手。他是國內接觸高爾夫比較早的壹批球手。是大衛杜夫巡回賽上廣受矚目的亞洲新星之壹。

李-威斯特伍德 國籍:英國。1973年4月24出生於諾丁漢郡沃克索普。身高:1米83。1993年轉為職業球手。2010年11月1日,掀翻了近五年來壹直霸占著高爾夫世界頭把交椅的老虎伍茲,職業生 涯第壹次登頂。英國最優秀的高爾夫球選手

塞吉奧-加西亞 國籍:西班牙。1980年1月9日出生於西班牙,身高 5英尺10英寸。1999年轉為職業球手。巡回賽上發球最遠最直的球員之壹,加西亞的擁有非常完美的揮桿。可惜推桿太差,多次與大滿貫冠軍失之交臂。

巴巴-沃生 國籍:美國。1978年5月11日出生於佛羅裏達巴格達,身高:6 .3 英尺。2003年轉為職業球手。他屬於無師自通沒上過正規的高爾夫訓練課。“左撇子”巴巴-沃森是美國大師杯的新科冠軍。

魏聖美 國籍:韓裔美籍。10月11日 出生於夏威夷 。身高: 180cm 。人稱“小魔女”

四歲時,在公園裏揮出第壹桿100碼。 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麥當勞正式宣布簽約高爾夫球星魏聖美,成為麥當勞首位簽約女子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約翰遜-瓦格納 、 戴維斯-拉夫三世 、海爾-歐文 、 馬克-歐米拉 、 馬特-庫查爾 、 休伯特-格林 、 萊恩-摩爾 、加裏-伍德蘭德 、約翰-達利 、裏奇-畢姆 、 大衛-杜瓦爾 、格雷姆-斯多姆 、 裏奇-拉姆齊 、大衛-林恩 、西蒙-戴森 、關天朗 、 林希妤、馮珊珊 、曾雅妮 等等。

 大牌明星教妳打高爾夫的:

高爾夫揮桿中唯壹能穩定地產生力道的方式就是做出良好的轉肩。當然其他方面也有很大作用,比如限制臀部的轉動。不過要是轉肩不夠好的話,球不可能打得很遠。

為了保證足夠的力量,就需要足夠的柔軟度。主左肩在達到上桿頂點時在下巴之下。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在限制轉臀的同時做出壹個大轉肩,這可以使妳把壓力都放在右半身,在達到上桿頂點時,要保證重心在右腳內側,如果妳把重心移到右腳外側或是左腳上,就會造

成力量的學雜費。

另外在妳做完整個收桿時,右肩要比左肩靠近目標方向,這是壹個理想的情況。需要註意的是:在上桿和送桿時做出完整的轉肩動作,妳就能把球打得更遠。

伍茲的揮桿

泰格-伍茲的揮桿動作可以說近於完美,無論是揮桿姿勢的瀟灑優美,還是揮桿後球的落點,都會讓人贊嘆,這裏我們就講講的伍茲揮桿的幾個關鍵所在。

移動三角形

伍茲的轉身動作整體性很強,最大的特點是上身轉動自如,而下身卻保持穩定,這樣就能形成壹股擰力,這中間則包含著很大的力量。伍茲揮桿時,雙臂和雙肩形成三角形,從發球動作壹開始,這個三角形就隨著球桿壹起移動,並且伍茲能從此刻起保持身體的協調性,同步移動至揮桿最高點。

下蹲有力

這是下桿時很重要的因素。伍茲在下桿開始的時候,下身就已經移向目標了,而上身在此時又能保持不動,這樣,這時候他的姿勢呈蹲坐,形成壹股扭力,也很有威力。這時伍茲的右臂形成字母"L"形狀,這種姿勢幾近完美。這種姿勢和動作使伍茲下桿時桿頭滯後於雙手,從而在桿頭接觸到球時,形成了相當快的桿頭速度。

擊球迅猛

伍茲擊球時相當用力,動作迅猛,球桿速度快,雙臂充分前伸,下桿時的姿勢就象壹名鏈球手,把球桿全力揮出。這時他的頭部仍然保持在靠後的位置,下巴正對著右肩,這樣能保證把球桿作力揮出。

伍茲的力量與技巧

無可否認,在伍茲擊球的過程中,最讓人覺得精彩的是他的無與倫比的力量與技巧。認真看伍茲擊球的動作,妳會發現,他的爆發力和擊球的時間掌握得非常好,近於完美,讓人無法想象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老虎是如何快速轉動身體的。

伍茲從擊球前下桿開始,到擊球後收桿,他的肩部轉動的距離很大,這壹點更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伍茲轉動身體的速度有多快。這種速度就是桿頭擊中球的速度。

伍茲充分利用身上的每壹組肌肉來增加擊球的力量,以完美的轉動身體達到平衡的收桿動作,作為壹個極端優秀的球員,伍茲的收桿動作表現出來,讓人的感覺就是他似乎可以壹整天都維持這個動作,而不用動。

伍茲給人的感覺好象他就是為了打高爾夫而生的,他能拉緊身上的每壹處肌肉,所以他上下身的對抗性做的比別人要好,他能在髖部不轉動時,肩部轉動超過九十度,如果用木桿的話,這種轉動範圍會更大。總之,伍茲的非凡技巧確實讓人驚嘆!

艾爾斯打沙地球

厄尼-艾爾斯的沙地球打得很漂亮,成功的要素之壹就是他腳下的揮桿線很漂亮,這使他的擊球更穩,並能使他用沙坑挖起桿擊出正確的沙地球。

艾爾斯的這種技巧可稱為沙坑劃線法:壹條線指向目標,另壹條線以兩腳的腳趾成壹條直線,指向目標線的左邊,站姿是開啟的,第三條線則與腳趾線平行,與目標線的交點就是球擺放的位置,而球後面的腳趾平行線是挖起桿擊球後繼續前行的桿頭路徑。

在揮桿路徑方面,記得要揮動球桿向上,而不是環繞自己揮動球桿,通過在上桿過程中,比正常的全揮桿提前扳轉手腕,以實現目標。可以想象壹下目標線與腳趾平行線呈現的V字型。至此,實際上已經距成功不遠了,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沿原來的上桿軌跡落桿,擊打球後面的擊打點。如果姿勢正確的話,妳會發現,妳在沙地上留下的擊球痕跡與腳趾線是平行的,這是很完美的揮桿路徑,只要桿面開啟,球就會自然地直飛向目標方向。

看奧拉紮博的切球

奧拉紮博的切球很有自己的特色,最大的特點是他的站位離球很近,這種站位會產生壹種比較好的揮桿軌跡以及向下的擊球角度。

壹般人在切球時最常犯的錯誤是站位和球的距離太遠,這就象長擊而不象切擊了,這種姿勢切球很容易失去對桿頭的控制,揮桿的幅度也會過大,難以產生向下的擊球角度,所以這裏的第壹個建議就是象奧拉莎堡那樣站位離球稍近壹點。

奧拉紮博切球的另壹個特點就是他的握把末端指向肚臍,這個姿勢幾乎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其實是壹種控制桿頭位置的好方法。

大多數球手會刻意地用手腕動作控制揮桿擊球,球桿握把頭在整個揮桿過程中均處於動態,完全不受控制,所以經常要麽打薄,要麽打厚。這裏的建議就是球桿的握反頭應該是壹直指向妳的肚臍的,這樣會讓球桿與身體在整個切球過程中都處於穩定的狀態。

看布萊德-法遜的推球

布萊德-法遜在瞄球時下盤會呈現拉緊狀態,他站得很高,雙手自然下垂至肩膀較下的位置,這表明沒有任何拉緊的意思,所以他在推球的時候,沒有任何事物會阻礙他推球的感覺。當他的手臂和雙手張力很柔和隨意時,他拉緊的雙腿就會自然地變成了壹個控制擊球的理想操作平臺。

許多人打高爾夫時往往會犯相反的錯誤,他們緊緊握住球桿,肩膀和雙臂拉緊,下盤較低,顯得相當松散,不穩固,這樣的推擊準備姿勢幾乎不可能流暢地推球,也無法很好地控球,因為在瞄球時,下盤紮實是非常重要的壹點。

法遜的球感就特別好,經常可以長推桿把球推入球洞,這是因為他能準確地判斷推球線,有壹個比較不錯的方法也可以幫妳去這麽做:推桿時眼睛看著球洞,腦袋中想著擊球的距離,擊球時不要盯著自己的手臂,而應該看向球的落位處。

這種訓練需要大量的練習,不少球友因為過分刻意瞄球,以致於難以正確判斷推球的距離,所以妳要在不斷的推球練習中試著控制球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