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字典詞典 - 宋朝的皇帝為什麽叫官家

宋朝的皇帝為什麽叫官家

宋朝稱皇帝為官家,還和宋朝的創始人趙匡胤的出身有很大的關系。趙匡胤在後漢時期投奔樞密使郭威,趙匡胤在後周柴榮時期,攻擊北漢、南唐,立下赫赫戰功。柴榮病重的時候,趙匡胤升為殿前都點檢。

《宋史》:六年,世宗北征,為水陸都部署。及莫州,先至瓦橋關,降其守將姚內斌,戰卻數千騎,關南平。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余,題雲“點檢作天子”,異之。時張德為點檢,世宗不豫,還京師,拜太祖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歸德軍節度、檢校太尉。

趙匡胤凱旋以後,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後周恭帝禪位。同年,趙匡胤登基為皇帝。改元建隆,國號“宋”,趙匡胤這樣稱帝,不能讓天下的臣民信服,為了更好的管理朝政,使天下人信服,趙匡胤就想出來這樣壹個想法。不稱“朕”,稱官家。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這樣既沒有降低身份,反而提高。

《禮記·禮運篇》記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不獨親其親,子其子;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從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宋朝皇帝為治理天下的君主,他的主要責任就是讓天下眾生造福,而不是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

趙匡胤讓後周恭帝禪讓給自己帝位,按照“官家”的理解為,我當皇帝為了天下老百姓,並且選拔有能力的管理大臣,在大臣的輔佐下,來***同治理國家。趙匡胤巧妙地把家天下和官天下結合起來,雖然我為天下蒼生謀福利,也不影響我的子孫繼續為天下蒼生謀福利。

趙匡胤為了貫徹“官家”的政治寄托,同時也提高了士大夫的地位和權力。趙匡胤留下遺囑:“後世宋朝君王都不許殺害士大夫”。在壹定程度上達到了天子與士大夫***治天下的局面。所以宋朝士大夫地位很高,官僚集團權力壓過了君主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