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褻瀆”的讀音是:“xiè dú”。意思是:冒犯,不恭敬。
褻瀆在語言學上解釋為輕慢;冒犯,不恭敬。出自漢朝班固《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門之外,外門之內何?尊而親之,與先祖同也。不置中門內何?敬之,示不褻瀆也。
具體內容如下:
壹、解釋
冒犯,不恭敬。
二、示例
1、蕭乾《壹本褪色的相冊·隨感錄》:"經不住這種考驗,就會出賣靈魂,褻瀆聖職,辜負人民的重托。"
2、例句:對祖國古典文學的胡編亂改,是對祖先的褻瀆。
3、漢朝班固《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門之外,外門之內何?尊而親之,與先祖同也。不置中門內何?敬之,示不褻瀆也。"
4、梁啟超《敬業與樂業》:壹個人對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來說,便褻瀆職業之神聖。